
納米刀消融術治療腫瘤
納米刀是一種全新的腫瘤消融技術,
適用于肝膽胰腺腫瘤等
多種腫瘤的治療,
于2011年獲美國FDA
批準應用于臨床,
同時還通過了歐盟的CE認證......
健康隨我行邀請國際冷凍治療協會秘書長、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牛立志教授,在線分享課程《納米刀消融術治療腫瘤》,分享納米刀的臨床應用。目前,牛立志教授及其團隊已完成了五百多例的納米刀治療。
2017年第二版胰腺癌臨床實踐指南中就第一次將納米刀技術寫進胰腺癌的治療中,業界稱這次更新是里程碑式的更新。
近年來,胰腺癌的全球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占2%-3%,俗稱“癌中之王”。能手術的病例只占20%,外科手術是治療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但難點在于根治術后平均生存時間只有18-26 個月,80%以上不能根治切除的病人生存期僅僅不到一年。因此,提高胰腺癌病人的生存質量、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是所有醫生努力的方向。
納米刀技術首次被寫進NCCN指南
2017年NCCN胰腺癌臨床實踐指南(V2 版)中,首次提及了除手術治療、放化療之外的一項新技術——納米刀。認為其采用電脈沖誘導細胞凋亡來殺死腫瘤細胞的原理,對局部晚期胰腺癌可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能改善生存率。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納米刀首席專家牛立志博士在第二版NCCN胰腺癌指南中就表示,對失去手術機會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來說,目前臨床多采用放療和化療,但總體療效不滿意。其他局部療法如射頻、微波和冷凍等傳統熱力學消融對胰腺周圍組織結構損傷大,可引起胰漏、膽漏等并發癥。
納米刀消融技術是一種不依賴熱量形式的新興腫瘤消融技術。其利用微創電極傳遞毫秒級電脈沖,形成外來電場改變細胞膜磷脂雙分子層的跨膜電位,使細胞膜進行重排,細胞表面出現很多納米級孔隙,導致細胞膜滲透壓升高,當脈沖能超過某個電場閾值時,造成不可逆的細胞損傷,引起細胞凋亡,具有限制細胞外基質損傷和保護大血管及膽管結構的特點,因此,納米刀技術可能是治療鄰近或包繞腹腔干、門靜脈及膽總管等重要管腔等不可切除胰腺癌一種重要的選擇。
2019年4月1日(周一)19:30開播
溫馨提示:牛立志教授在線分享課程后,還會抽出時間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歡迎在直播間提問交流!
本期亮點
1. 精準消融——納米刀
2. “癌王”胰腺癌的克星--納米刀
3. 肝門部膽管癌的納米刀消融術

專家介紹

牛立志 教授
主任醫師,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
國際冷凍治療學會(ISC)副主席
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副主席
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亞洲冷凍治療學會籌備委員會副主席
中國抗癌協會粒子治療分會常委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腫瘤靶向治療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委
牛立志教授是我國著名腫瘤外科專家,國際冷凍治療學會(ISC)副主席,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副主席,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胸心外科博士,擅長腫瘤外科手術及微創冷凍治療,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腎癌、甲狀腺癌、腹腔腫瘤等實體性腫瘤的微創治療方面獨樹一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牛立志教授及其團隊完成了五百例的納米刀治療,居亞洲第一。南方日報記者稱其為是腫瘤界的“雙刀奇俠”,兩把刀耍得精密嚴謹,一把刀叫做“氬氦刀”,一把刀叫做“納米刀”。
牛立志教授及其團隊完成了一萬余例復雜的微創冷凍治療。以牛立志教授為核心的腫瘤微創治療中心,在冷凍治療腫瘤方面成就突出,已接受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中國臺灣以及南方醫科大學、湘雅醫科大學等醫院醫生的培訓并指導他們開展冷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