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很涼爽
秋風起,食臘味
“雙十一”囤貨
你囤臘味了嗎?
要講廣東特產臘味肯定榜上有名
廣東阿婆阿媽靚女們都有
一手自家曬臘味的絕技
誰也不能阻擋廣東人對臘味的熱愛!
但是 !! 請注意
咸魚、臘味雖好吃
可長期食用腌臘食品
可能導致鼻咽癌

▲圖片來源于網絡
腌臘食品與鼻咽癌
鼻咽癌是發生于鼻咽粘膜上皮的惡性腫瘤。
它有明顯的地域特征,是北非和東南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高發于南方一帶,尤其廣東,因此,被稱為“廣東癌”,是世界上唯一以地域命名的惡性腫瘤。
研究表明,其發生主要與EB病毒感染、飲食、環境和遺傳易感性等因素有關。其中,長期食用腌臘食品是導致鼻咽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
南方地區的腌制方式,主要是直接鹽腌后拿出來晾曬干。經高濃度鹽的腌制,在腌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當亞硝酸鹽進入胃里與蛋白質的分解產物——胺類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而亞硝胺屬于1類致癌物。
北方地區主要是腌制后用火熏干再通風處存放。高溫烘烤和煙熏的方法,會形成苯并芘和雜環胺等致癌物。
除此之外,廣東人熱愛的腌制、熏烤食物,比如咸魚、酸菜、泡菜等,也都會增加鼻咽癌發病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發布的致癌清單中,中式咸魚、加工肉等均在1類致癌物之列。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專家組發布的《膳食、營養與慢性病防治》報告中指出中國式咸魚會致癌,經常吃咸魚會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

對于普通人而言,少量吃臘味對健康影響不太大。實在想吃,可以遵循以下方法,減少傷害。如,最好腌制20天后再吃,食用前沖洗+浸泡+水煮。此外,添加鮮蒜、鮮姜、鮮辣椒、維生素C等均可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但要控制食用量,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50g,一周內食用最好不超過3次,不要連續食用。
5個預警信號,別忽視!
鼻咽癌在早期發現,是可以干預治療的。如果家族里有鼻咽癌的患者,會有一定的遺傳風險,要提高警惕,盡早排查鼻咽癌早期癥狀,包括:
- 鼻子——患者可能會出現鼻塞、涕中帶血(特別是回吸涕帶血要當心);
- 耳朵——耳鳴、耳悶或聽力下降(特別是以單耳出現時更需警惕);
- 眼部——斜視、視力下降、眼瞼下垂。鼻咽癌引發斜視,表明鼻咽癌已經到晚期了;
- 頭部——如果損害了顱神經,患者還可能出現頭痛、復視、面部麻木等癥狀;
- 頸部——大部分患者就診時伴有頸部無痛性腫塊。
對于懷疑是鼻咽癌的患者,初期可以開展鼻咽鏡檢查。如果病理確診為鼻咽癌,還需要進行影像學診斷和評估。
關于治療——
由于鼻咽部解剖復雜,不宜進行手術治療,加之鼻咽癌大多對放射治療具有較好的敏感性,放射治療成為鼻咽癌的主要治療方法。近年來又多了一個“武器”——免疫治療。這些手段要根據鼻咽癌不同的疾病分期,安排不同的治療搭配策略。
如,早期鼻咽癌經放射治療后可取得良好療效,5年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免疫治療+化療目前已經是晚期鼻咽癌的標準治療,免疫治療探索局晚期鼻咽癌治療成為新趨勢。
頭頸腫瘤科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醫療三科是頭頸腫瘤專科,除了各類外科手術之外,在腫瘤中晚期不能手術治療的患者治療中,以微創治療手段如納米刀消融、冷凍消融、微血管介入、光動力療法、碘粒子療法等治療手段為患者贏得治療機會,在治療腫瘤的同時,又盡可能保留器官的功能。
其中,針對鼻咽癌的治療,科室結合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西醫的前沿治療手段實現專病專治,并利用三氧免疫治療、中醫中藥等多種輔助治療,減輕口干、聽力下降、張口困難、皮膚損傷等放化療毒副反應,保障治療的順利進行,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