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總院長 徐克成
2017年3月4日,星期六,上午。我真不敢相信,這是我曾經接診的病人。我對病人看了又看, 又將病人手中的病歷本翻前翻后,拼命回想。最后,眼睛定格在一頁記錄上——
2016年11月9日
主訴:腹脹、皮膚發黃、乏力一個月。
體檢:表情淡漠,無力狀;鞏膜和皮膚重度黃染;腹部膨隆,明顯腹水征;肝肋下4 橫指,質地硬;下肢高度浮腫。
CT:肝臟彌漫性多發性占位性病變,最大8-10 厘米;肝門淋巴結腫大;門靜脈癌栓;脾臟腫大;胃底靜脈曲張;腹水。
血液化驗:總膽紅素234 毫摩爾/升,直接膽紅素219毫摩爾/升,谷丙轉氨酶520 單位,白蛋白27 克/升,甲胎蛋白 29000 毫微克/毫升。
診斷:原發性肝癌HCC, T4,肝衰竭
建議住院:1、聯合免疫治療;2、適度介入TAE;3、中藥......
記得當時,病人的哥哥曾私下問我,他的弟弟還有多長生命?我說,少則半月,多則一兩個月。
出乎意料,四個月后,同是這位病人,走路爽捷,面色白潔,腹部平軟。血液化驗:總膽紅素27.6毫摩爾/升,白蛋白40.1克/升,谷丙轉氨酶80單位。CT報告:肝內多發性占位性病變,與2016年11月CT相比,無明顯進展......
我問他接受過哪些治療?住院了嗎?他說:"沒有住院,唯一的治療就是吃了你開的中藥。"
"真的?再想想,還有什么治療?"我追問,不相信治療就這么簡單。
"對呀!就是堅持服你的那五味中藥。" 病人和他的太太異口同聲地說,對于我的懷疑有些不理解。"哦",病人的哥哥想起來了,說:"中間吃了幾天其他醫生開的中藥,但吃后腹部不舒服,很快停了。"他打開手機,給我看另外一副中藥方。方中主要是一些活血化淤藥。對比一下,我開的五味中藥,按中醫理論,主要有益氣活血、健脾行氣、滋陰潛陽、軟堅散結和補肝益腎等作用。
"你開的中藥吃了后很舒服,黃疸和腹水一天天消退。一直到現在,我每天吃。"病人說。
"現在你的自我感覺怎么樣?"我再次好好看了看他,又讓他躺到檢查床上,仔細做了體檢。
"好的很!每天開車一個多小時,來回100公里,到東莞上班。"病人笑著說。病人的哥哥在東莞開工廠,他在廠里當總經理。
一個晚期肝癌患者,整個肝臟那么多腫瘤,那么深度的黃疸,那么多的腹水,那么嚴重的低蛋白血癥,伴有門靜脈癌栓,沒有接受任何"現代"治療,現在黃疸、腹水完全消退,每天上班,還能開車跑那么多路......雖然腫瘤還存在,但活下來了,活得還很有質量。他是真正在"與癌共存"。
怎么解釋?從現代醫學的觀點,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但病人確實改善了,至少穩定了。
也許有人會質疑,認為是"個例"或偶然事件,但愛因斯坦說過: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有必然性。恩格斯說:必然性是在無數偶然性中開辟自己的道路。當今我們追捧量子力學,就是因為它不那么服從絕對必然,而是逼近于對個性的追討。
我興奮地打開手機錄音開關,讓病人和他的太太重講了一遍治療過程;我們一起拍照,交換微信。我要記錄下這非凡的事件和時刻。
病人姓孔,叫孔祥X,應是孔子第74代孫。我突然想起,云南昆明也有一位"祥"字輩孔子后代,是企業家,八年前患晚期肺癌,在我院治療后,現在已無"腫瘤證據",他成為我的好朋友。
孔子思想是中國的文化寶藏。"難道正是因為孔子后代,才有這么好的運氣嗎?"我腦中突然閃過這個念頭,似乎有些"唯心",當然這僅僅是巧合。
但仔細一想,也可能有些"量子糾纏":僅僅用了那五味中藥,就在這個病人身上挑戰了"幾乎是不可能",中藥不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涵嗎!
央視有一個著名欄目《挑戰不可能》,我很喜歡。但我總感到這種挑戰,對我很遙遠。看到這個病人,我感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作為一個醫生,挑戰未嘗"不可能"。但挑戰成功,需要中國元素,正如湯釗猷院士所倡導的,需要"中國式控癌"。
我開的那五味中藥,就是源自湯釗猷院士的太太、我學消化病的啟蒙老師李其松教授。李教授是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病的專家。上世紀70年代,我每天跟隨李教授查房,為她抄方,或在她的指導下,為一些用現代醫學診斷的病人辨證論治,實施中西兩法治療。
湯院士對李教授的方劑進行了實驗研究,發現能使荷人肝癌裸鼠生存期延長。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中藥方劑能下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基質金屬蛋白酶,上調E-鈣黏蛋白,誘導癌細胞凋亡,降低癌細胞惡性程度。這些研究先后發表在 2009年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10年BMC Cancer,2012年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3年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5年Oncotarget 以及2016年Integr Cancer Ther 等國際著名雜志上。
湯釗猷院士點評:
盡管這只是個案,而且隨訪時間不長,但癌癥病人全身情況明顯好轉是事實。從"必然常寓于偶然中"的角度,還是值得小議。筆者對這五味中藥(松友飲)曾進行多年實驗研究,提示它還可通過下調肝癌干細胞相關指標(達到分化誘導)、改善免疫炎癥微環境(如同改善犯罪的社會環境),從而降低腫瘤的惡性程度,達到帶瘤生存。
專家簡介
徐克成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總院長,國際冷凍治療學會前主席,國家"白求恩獎章"獲得者,中國"時代楷模",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癥康復協會主席,第五屆中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