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馬德里生活了多年的Jesus Maria Laforgue Arcelus(以下簡稱JESUS)原本是一個生活幸福的人,然而,在2017年3月JESUS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皮膚及鞏膜黃染,伴腹瀉,水樣便,無便血,無腹痛腹脹,無發熱,無心慌胸悶及其他不適。
幾經折騰,病情未見好轉
一開始,JESUS并沒有放在心上,以為過幾天就會自愈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上述癥狀持續了半個月也沒有一點改善的跡象,JESUS感覺不妥,遂去到當地醫院診治,完善腹部CT等相關檢查,提示胰頭占位,醫生考慮為胰腺癌。這一盆冷水深深地澆在了JESUS的心里。
為了控制腫瘤的生長及轉移,JESUS于2017年5月—11月行6程化療(吉西他濱+卡培他濱)。化療期間,JESUS的病情穩定,并按時定期去當地醫院復查。就在2018年2月,沒能得到幸運之神青睞的JESUS復查CT時提示腹膜后淋巴結轉移,肝臟轉移癌。

(治療前)
《中國式抗癌》,讓他重燃生活希望
這過山車般的病情變化扼住了JESUS的咽喉,使JESUS感到非常地痛苦不堪,但他不相信自己的生命就會這樣終結。他不再聽信于當地醫生的話,轉而自己搜集各種治療癌癥的信息,終于在網上搜到了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徐克成院長寫的書《中國式控癌》。書中所描述的患者故事與他自身的情況較吻合,這一發現讓他欣喜萬分,繼而仔細閱讀了這本書,他得知徐克成院長自身也是一名腫瘤患者,了解到復大腫瘤醫院在腫瘤治療方面經驗豐富,技術先進,特別是納米刀消融腫瘤的治療技術比較成熟。這讓JESUS重燃了生活希望,萌生了去中國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治療的想法,家人進一步了解復大腫瘤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于是支持他前往中國接受治療。

JESUS于2018年10月10日在門診擬診斷為“胰腺癌術后并肝臟多發轉移癌”收入院。主治醫生施娟娟透露說,JESUS的肝臟有4個病灶,腹膜部淋巴結轉移,計劃行納米刀手術治療。手術日期確定前,徐克成院長特意來到JESUS的床邊慰問其病情,并鼓勵他要有信心。JESUS滿面笑容與徐克成院長握手,還用中文說了句“謝謝”。

10月15日JESUS接受了納米刀手術,手術由副院長牛立志教授主刀,帶領納米刀治療團隊在氣管插管全麻CT+彩超引導下行肝臟轉移灶、腹膜后轉移淋巴結不可逆電穿孔消融術。以肝臟腫瘤中4個腫瘤病灶為消融靶區,將電極穿刺至靶腫瘤內行消融,根據電流反饋情況,消融4組。術程順利,術中出血僅0.5ml。


(治療中)
手術第二日,JESUS在給西班牙親屬的電話中激動地報平安,并對他們講述自己的“奇跡”歷程。他表示,當初他到廣州時看到前來接機的工作人員,心里就覺得很踏實,因為這種待遇在西班牙的醫院是不可能有的待遇。特別是這里的醫生,真是做到了有問必答,而且這里的專職翻譯人員讓他可以暢所欲言一點兒也不覺得孤單寂寞。醫護人員每次見到他都是一臉的笑容,有時候還有醫護人員給他講一些笑話,他為了表示感謝,還特意準備了一些小費打算隨時送給醫護人員,不料一次小費也沒有送出,這讓他特別意外,因為在西班牙給醫護人員小費是很正常的事情。

10月25日JESUS出院,臨別時他再三向醫務人員表示感謝,并表示自己會堅強樂觀地生活下去。醫務人員看到他樂觀的生活態度,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牛立志,主任醫師,副教授,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
牛立志副教授是我國著名腫瘤外科專家,國際冷凍治療學會(ISC)副主席,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副主席,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獲得第四軍醫大學胸心外科博士學位。擅長腫瘤外科手術及微創冷凍治療,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腎癌、甲狀腺癌、腹腔腫瘤等實體性腫瘤的微創治療方面獨樹一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牛立志副教授及其團隊完成了一萬余例復雜的微創冷凍治療。以牛立志博士為核心的腫瘤微創治療中心,在冷凍治療腫瘤方面成就突出。目前,已對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等國家醫院醫生及南方醫科大學、湘雅醫科大學等醫生進行培訓,并指導他們開展冷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