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視女演員、主持人沈殿霞于2008年2月19日,在香港瑪麗醫院病逝,享年63歲。帶走沈殿霞的"兇手",就是"癌癥之王"——胰腺癌。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趨于年輕化,高發年齡在40歲以上,男性發病率要高于女性。來自天津的李先生就”中招”了,原來他在體檢中發現患了胰腺癌,2018年1月李先生接受了胰腺的冷凍治療,手術完之后又經過了12次的化療,然而體質還是每況愈下,家人四處為他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

納米刀巧控胰腺癌
新年伊始,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李先生的女兒給他帶來了好消息,“爸爸,我認識一位患者他在別的醫院接受了治療,他的狀況看上去比你好多了,而且價格也不算貴,我們一起去看看……”原來李先生的女兒接觸到一位香港著名歌星的私人醫生,這位私人醫生建議他們去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接受治療,因為這位私人醫生見過一位在“復大”接受治療后存活六年之久的患者。
李先生和老伴兒以及女兒在一起認真探討了未來的治療問題,他們上網搜索相關腫瘤專家,發現復大腫瘤醫院的徐克成院長在央視播出的紀錄片,他們深受鼓舞,為了追尋“生”的希望隨即搭飛機來到了廣州。見到了聞名遐邇的徐克成院長和牛立志院長。

第一次來復大腫瘤醫院,李先生主要做康復性治療,住了大概半個月,回去之后感覺不錯。李先生說:“這里的醫生護士都很好,很熱心,還有服務部的人員對我們車接車送,這樣的服務令我們很驚奇也很暖心,我在這里經常見到外國患者,醫院還有專職的翻譯人員,真難得。”
這些所見所聞令李先生產生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點燃了他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最近,李先生接受了牛立志教授主刀的納米刀治療,目前效果不錯。據李先生的主管醫生行艷麗介紹,這次李先生的全腹部磁共振顯示,腫瘤活性明顯減弱,腫瘤體積也縮小了。

關愛胰腺從預防開始
胰腺癌如此可怕,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專家支招:
因為胰腺是分泌消化酶的重要器官,特別是脂肪酶,在胰腺恢復期間,如果遇到大量的高脂肪、油膩食物,就需要大量脂肪酶來消化,這樣就會給脆弱的胰腺造成負擔。所以大家平時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和高油食物,宜遵循“兩低一高飲食”原則,即低脂肪、低蛋白質、高纖維素飲食。

①宜吃抗感染食物,如豆芽、橄欖、烏梅、綠小豆、赤小豆、苦瓜。
②宜吃增強免疫力、抗胰腺癌作用食物,如山藥、菜豆、香菇、大棗。
③調整日常飲食結構,不吃燒焦以及烤糊的食品,減少吃高脂高油的食物,日常飲食當中保持谷類、豆類以及紅薯等粗糧的攝入,每天也要保證吃新鮮蔬果,切忌暴飲暴食,飲食要講究清淡。
④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少接觸萘胺和苯胺等致癌化學物質。
⑤積極參加鍛煉,避免超重以及肥胖,每周至少要堅持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什么是納米刀?
納米刀是PDA批準不久的一項腫瘤治療新技術,比傳統的冷熱消融更精準的消滅腫瘤細胞,同時對正常組織影響較小,所以能安全的應用于胰腺癌,肝門部肝癌等重要危險器官的消融,讓以前冷熱消融不能夠治療的腫瘤變得可以治療。

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在牛立志博士的帶領下,于2015年率先引進“納米刀”(不可逆電穿孔)技術至中國,發表了國內第一篇納米刀動物實驗研究性論文《不可逆電穿孔消融兔腎研究》,并且在醫院建立起納米刀專家治療團隊,主編國內第一部納米刀專著《腫瘤消融新技術——不可逆性電穿孔》;成功開展中國大陸第一臺納米刀消融手術,迄今共開展納米刀消融治療超400例,居亞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