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是多么光榮的稱號,他們是肅然起敬的民族英雄。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和平統一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是愛國主義情懷,保家衛國的英勇精神的集中體現。在這個祖國和平繁榮的年代,我們依然崇敬,惦念著他們。
92歲高齡抗日老兵患肺癌,該何去何從?

牛立志教授與92歲抗日老兵合影留念
抗日老兵趙爺爺今年已經92歲,他從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走來,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和光榮。
近日,趙爺爺因胸痛去醫院檢查,竟然發現自己患上肺癌。擺在眼前現實的問題是年歲已高的老人家機體隨著年齡增長逐步老化衰退,常年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各類綜合癥,不管采取哪種治療方法都要過經受很大風險,稍不留意就會危害生命健康。
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老人家在當地醫院看了多位醫生后,他們都表示束手無策,連穿刺都不敢使用,因為風險實在太大了。老人家陷入深深的焦慮和糾結中,這個病該怎么治呢?
來到復大腫瘤醫院,抓住一絲希望

92歲抗日老兵與醫護人員合照留念
趙爺爺當兵不服輸的韌性告訴自己,一輩子多少艱苦歲月都挺過來了,怎么會輕易言敗。在孩子們的幫助下,趙爺爺慕名來到了以消融治療聞名,專注中晚期癌癥的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復大腫瘤醫院曾收治過無數高齡、兇險和病癥復雜的腫瘤患者,對于各類“無法開刀”的腫瘤患者的治療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趙爺爺一來到復大,復大腫瘤醫院專家團隊立刻組織會診,討論適合趙爺爺最佳的治療方案。面對如此高齡的患者,任何治療方案首先考慮的問題是風險,趙爺爺多病纏身的身體是否能承受住?到底要不要接受治療?患者家屬也在猶豫不決中。
為更精準找到趙爺爺適應的治療方案,醫生取趙爺爺的組織切片做了病理活檢,檢查報告顯示:低分化鱗癌,屬于惡性程度較高的非小細胞肺癌。復大專家認為,冷凍消融針對老人家這種情況是比較適合的,而且免開刀,可以減少老人家的身體創傷面積,降低手術風險。敲定方案后,復大的專家教授反復與趙爺爺家屬商量,趙爺爺家屬權衡利弊后,最終同意接受冷凍消融治療。
冷凍消融治療成功,抗日爺爺情況逐漸好轉

92歲抗日老兵正接受手術中
手術由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牛立志教授擔任主刀醫師,手術前,牛立志教授跟隨同手術的醫護人員嚴肅說道:“老爺爺身上多病纏身,我們要比往常更集中精神,時刻盯著他血壓和心率。 ”在操刀時牛立志教授比往常更要小心翼翼,一絲不茍的操起冷凍針進行手術,因為一個稍微不留神就容易導致爺爺誘發其他病癥。經歷緊張的兩個小時,冷凍消融手術很成功。趙爺爺沒有出現肺部感染等并發癥。

在冷凍消融后第二天,趙爺爺就能下地走路了,身體也逐漸恢復中,冷凍消融沒有對老人家的身體造成傷害。
目前,趙爺爺已經出院回家了,爺爺心里懸著一塊大石頭落地了,可以回家與兒孫們好好過個年。這次治病,“沒怎么遭罪,也沒開刀”,老人家心里充滿了快樂和感激。
趙爺爺是我們祖國的革命老前輩,是我們民族獨立和平的英雄,他的故事感動著復大每一位員工。目前,復大腫瘤醫院將會繼續跟進趙爺爺的情況,觀察術后的進一步效果。
什么是冷凍治療?
冷凍消融手術其基本原理是:將癌組織快速冷至-160℃以下,再復溫,可直接引起癌細胞脫水和破裂;或破壞腫瘤小血管而致缺氧,導致瘤細胞死亡;冷消融后留在原位的死亡腫瘤組織,可作為抗原,促進機體發生抗腫瘤免疫反應;冷凍后的癌細胞對化療或放療更敏感,即可增強化療或放療的作用。
相較于傳統的手術治療和放化療,冷凍治療技術擁有諸多優勢。如對于高齡患者和身體機能差的患者,冷凍治療無需開刀,微創傷,有利于患者康復自愈;例如,早期肝癌可通過冷凍療法實現完全治愈,達到替代手術開刀治療的效果。
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于2000年從美國引進該技術,目前復大腫瘤醫院在冷凍治療技術領域,位列世界前列的水平。冷凍消融治療癌癥超萬例,20多個癌種,治療例數世界排名前列,主編了中英文版《腫瘤冷凍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