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沒有核酸檢測能力,就無法排查疑似病例,無法分流患者和辦理出院。疫情全市最重的洪湖在廣東醫療隊的幫助下獲得了核酸檢測能力后,積極打響了“主動仗”。一周以來,洪湖已有1028份樣本得到檢測,大大加快了疑似患者的排查、分流和符合條件患者的出院。
隨廣東醫療隊援助荊州D5天
進入洪湖ICU第二個班
2020年2月19日今天上班整體沒有前一天那么凌亂,整個工作流程已基本順;管的病人還是和昨天一樣。
20號床,是一位60多歲的阿姨,今天算是第二次見面了,問候阿姨后開始做床邊護理;阿姨用一口洪湖普通話問我:“姑娘啊,我什么時候才可以出去呀?”阿姨的表情透出期待甚至是祈求的眼神!
盡管面罩、N95口罩包得嚴嚴實實的,半露出兩只眼睛;但是,我盡可能地讓自己笑得動作大一點,聲音動聽一點,好讓阿姨放松心情,我說:“阿姨,現在全國的專家在給大家想盡一切辦法,其實這個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你要對自己有信心,放松,配合治療,很快就能出院”阿姨說:“不瞞你說我家里很貧苦的,老公是個殘疾,有個9歲的孫子沒有媽媽,家里全靠我撿垃圾維持生活的!你看我現在病了,又沒有辦法聯系,都不知道他們過的怎么樣” 我一時語塞,阿姨的話戳中我的淚點,強忍住心頭的酸楚,語氣已經不如剛剛那么自然,阿姨,積極配合治療,好好休息,好消息應該很快出現的!說完不敢逗留太久,我擔心自己感性的一面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招呼之后馬上就轉向另一個患者的床邊!
下班的路上,心里一直在默默祈禱,希望這個疫情快點結束,讓患者都能早日與家人團聚!能夠在公園里走走,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麗和盡快恢復日常生活!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復大楊召琴
讓復大服務精神給新冠病人
多一點關愛!
今天負責18號床和19號床2個新入病人以及20號床老病人。
我們三人小組工作情況匯總時,聽同事昭昭說:20床阿姨的家里很貧苦,她老公是個殘疾,有個9歲的孫子沒有媽媽,家里全靠阿姨撿垃圾維持生活,她家里人都被隔離了。她住在ICU 5-6天了,內衣褲都沒換過;今天上班我就給她帶去了消毒過的打底衣和拖鞋;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為她擦身并換上我帶來的秋衣,過程中,阿姨不停說謝謝!謝謝!你們真是好。聲音不大(為了減少飛沫產生,宣教時要求患者不要大聲說話),但還是能聽激動中帶有顫抖;給阿姨擦洗時發現內褲也沒得換,通知了夜班同事召琴、和夢婷,給阿姨帶一些我們的一次性內褲及領導給我們新買的全棉運動褲來給阿姨替換;希望我們的小小舉動,帶給她康復的信心!
19號床老爺子雙眼失明,因為病情較重加雙眼失明,所有的生活護理都由護士完成。今天早歺只有饅頭和雞蛋,老爺子不愿吃,一直說就要喝粥,要不就餓死算了,氣呼呼的就像一個老小孩……
在復大工作已經習慣了耐心解釋的模式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十幾分鐘沒有做通工作,只得電話求助,說了半天好話才送來了一碗粥;在喂飯過程中,看到老爺子喝粥滿足的樣子,再看到情緒穩定后一點一點上去的血氧飽和度,自己也覺得特別欣慰!
18號床精神狀態比較好,吃飯吃藥等很多事都想自己做;一直說:你們從廣州那么遠的地方來幫我們,你們辛苦了!給家里人打電話也說廣州來的專家、醫生、護士都非常好,讓家里人放心,一定配合治療,早日回家!
無論是聽到18號床對廣州醫護大團隊的贊美,仍是看到雙目失明的老小孩滿足的樣子,還是看到拾荒老人收到復大三人小組送的衣服時感動的表情!這一切,都是對廣東醫生和復大服務在抗疫工作中的肯定,也是精神上的支持!
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復大李書英
帶著希望去接班啦!
我今天負責的病人是69歲的病危患者,呼吸機、CRRT治療中,病情很危重!昨天看到排班表,心理祈禱18號床患者能慢慢好轉!
準備上班的時候,看到賓館樓下又有一批廣東的援助隊友到達,頓時感覺眼前蹦出了很多愛心和鮮花的圖案;不是幻覺是振奮!得到消息,這是南方醫院和省第二人民醫院的急救團隊,主要是CRRT和ECMO的專家。
所謂的祈禱,實際上是需要通過團隊的努力,專家的方案,現代化儀器的結合運用,才會真正發揮科學醫療的價值。頓時間,信心滿滿,接下來我要接管的患者應該會多一份希望!病魔無情,人間有愛,希望我們早日打敗疫情,讓家人團聚!
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 吳夢婷

護理的努力不一定能夠挽回每個人的生命,但是,我們能夠將復大多年來的BEU服務理念,通過我們帶給新冠患者!而不會被四層厚重防護服所掩蓋!跟隨廣東救援隊,在湖北荊州,在洪湖人民醫院ICU,讓復大服務精神感動我們服務的病人,給新冠病人多一點關愛,多一份希望,早日回歸日常生活!

當前的任務依舊很重,我們希望所有醫護人員堅定信心、不畏艱苦、勇擔使命,加強防護、保重身體、確保自身安全,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往期精彩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