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能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這是真的!”2019年6月1日由著名腫瘤治療專家徐克成教授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腫瘤外科學家湯釗猷主評,多位醫學界著名學者和臨床實踐家共同參與完成的《氫氣控癌:理論和實踐》在廣州陽光酒店舉行新書發布會。

“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腫瘤誘導分化”開創者王振義院士,小肝癌研究奠基人湯釗猷院士,“抗擊非典”英雄、著名呼吸病專家鐘南山院士,從不同角度評述了氫氣控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性、可行性,對這一新興技術給予了熱情支持。
“有關氫氣與癌癥的專著,此書是第一本?!眳敲铣菏吭u價:這是腫瘤康復的一場顛覆性探索。據悉,《氫氣控癌:理論和實踐》全書約25萬字,從氫分子生物學、氫氣醫學的創建,講到氫氣如何維護健康,進而介紹氫氣控癌的科學基礎,再到實驗證據、“真實世界”病例調查、典型病例和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氫氣控癌”故事,以及作為“第三眼”的媒體人的客觀觀察和描述。
此外,該書的三位共同主編呂有勇、吳沛宏和師建國教授,以及為書作序的王小寧教授和尹芝南教授,均是我國醫學界的著名學者和臨床實踐專家,他們敢于走出“傳統”,接受和研究新興的學科。主審孫學軍教授是我國最早研究氫分子生物學和氫醫學的專家,對“后來”的“氫氣控癌”給予高度贊賞和支持,成為本書一大亮點。
徐克成教授在致辭中強調將“氫氣控癌”定位于“康復”,不是“治療”。目前,在“處理”癌癥的全過程中,氫氣不是“主力”,是“輔力”,不是去“占臺”,更不是“拆臺”,而是 “護臺”、“補臺”。為了讓患者活下來,首次治療十分重要,恰當康復至為關鍵。不希望讀了本書的患者放棄“主臺”治療。當下,將氫氣列為“治療后康復”“居家康復”,或者說“氫氣保健”,將是對這種“天然之氣”“生理之氣”在大健康概念下一種較恰當的評價。

本次新書發布會暨氫醫學癌癥康復論壇,由暨南大學、羊城晚報出版社主辦,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廣東省徐克成關愛健康工作室、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國際臨床氫醫學學會承辦。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癥康復協會、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廣東省國際生命科學基金會、廣州復大腫瘤研究所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