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她)們
用生花之筆敘寫在復大的多彩故事
用華美之詞抒發與復大的深厚情緣
用摯誠之心傳遞對人民群眾的真誠祝福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自2003年建院以來,在黨和政府的指導關懷下,持續健康發展。回顧醫院二十年發展路,砥礪前行鑄輝煌。這二十年,醫院以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得到海內外同行及患者的高度認可,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肯定,先后獲得多項榮譽表彰;這二十年,群英薈萃,百花齊放,數名干部職工爭先創優,成為標桿;這二十年,復大人不忘初心,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治病救人,都用真實的技術,真誠的服務,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迎接醫院二十周年院慶,經院領導班子研究決定,以黨的十八大以來,醫院近十年發展的成果,禮贊新時代的偉大變革,開展《我們這十年》有獎征文活動。作品征集期間,吸引了眾多干部職工踴躍參與。大家緊扣主題,結合自身崗位工作體會, 一篇篇飽含真情實感的文章,全面展現了干部職工愛崗敬業、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經過專業細致、公平公正的評審,最終分別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作品。
自2月8日起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開設專欄
陸續刊發本次征文大賽獲獎作品
本期為大家展示
國際事務部鄒婉菲
《我陪John的那一年》
四年里,秉持著醫院的BEU服務理念,我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也見證了外國病人數量暴增的時期。回想初來乍到之時,我一邊忙著筆譯的活,一邊協助外國病人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整個人忙得不亦樂乎。然而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般,讓我們的生活泛起了漣漪,影響之深、影響之廣讓人猝不及防。
其中受影響的還有當時滯留在醫院的國外病人——John。2019年底,他孤身一人來到復大醫院接受復查和治療。本來結束階段性治療的他打算馬上起程回家,然而來勢洶洶的疫情卻導致國際航班熔斷。既然暫時回不去,他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接受下一步治療:放療。John在院期間,我跟其他翻譯一起輪流照看著他,為他提供個性化服務。
考慮到放療部位在脖子,放療時需要領口較大的衣服,我就動手幫他改造了一件舊衣服,雖然剪得有些丑,但是穿著效果還是不錯的。此外,為了讓他在放療過程中體驗到樂趣,我的同事還親手為他繪制了一張“放療時間表”。就這樣,每天放療結束后John都會開心地在紙上打卡。除了放療、換藥以及跟家里人視頻通話之外,John幾乎沒有其他活動。于是,我們鼓勵他多鍛煉來提高免疫力。他欣然接納了我們的意見后,每天都會去有健身設施的地方做簡單的拉伸運動。


要知道,患者長時間住院,其心理狀態可能會發生變化,特別是放射后皮膚出現潰爛的情況時,無助、想家、憂慮……更糟糕的是,傷口面積慢慢擴大且遲遲不能愈合。這時,我們密切關注他的心理狀態,適時給予安慰。
終于,在醫生和護士悉心照料下,潰爛的傷口慢慢得到了控制。為了緩解John的焦慮,我們還為John準備了一個生日驚喜,陪他度過了在中國的第一個生日。彼時的蛋糕、禮物與陪伴讓John露出了連日以來難得的笑臉,并真切地感受到了“復大”大家庭的溫暖。


生日驚喜
2020年底,John在等待將近一年后終于盼來了回國的機票。為了給住院的這段時間畫上圓滿的句號,他在回國前跟醫生們拍照留念,并在拍照時為醫院的技術與服務點贊。

在John回國的途中,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系,直到知道他安全回到家中那一刻,我才真正放下心來。回想照顧John的這一年,不禁感嘆他的不屈和堅持,疫情無情,復大有愛,而正因如此他才能等到回家的這一天。
有人會問我,這么用心地去照顧患者,值得嗎?我想說的是,雖然過程很艱辛,偶爾會受到無故的謾罵和指責,但所幸的是身邊有一群有愛的同事,在我無助的時候給予我支持和鼓勵,讓我一路上披荊斬棘,收獲頗多,不僅收獲了患者的肯定,還收獲了內心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