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醫護者南丁格爾說過這樣一句話:“護士其實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海珠院區門診部,就有這樣一群“天使”,她們始終用自己的行動每時每刻譜寫“真善美”,面對門診各種突如其來的情況,她們用“關愛之心”竭盡全力地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91歲婆婆每天親切叫著“護士長好”
海珠院區門診部每天接診近患者200人,曾經搶救過的病人也不勝其數,門診護士未必能記住每一位親手搶救的病人,但病人總不會忘記這些在生命邊緣為自己戰斗過的醫護者。在聚德花苑小區,就有一位老奶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著最簡單又樸素的方式去感恩她心中的“天使”。
每天下午6點時,當韋瓊護士長經過聚德花苑小區的時候,一位坐在小區椅子上的老奶奶總是親切地和她打招呼,叫著“護士長好”。韋瓊護士長總是報以點頭微笑,她簡單地認為這位老奶奶只是一位普通的患者而己。直到今年1月的一個傍晚,她如常經過小區那排椅子的時候,老奶奶與她的女兒同時叫著“護士長好”。她們似乎有話要說,于是她停住腳步握著老人的手拉家常。老奶奶的女兒說,六年前她的母親因為重度高血壓中風急診來到復大腫瘤醫院門診搶救,血壓240/180,生命危在旦夕,此時轉上級醫院已經來不及了。當時值班的董建平醫生非常負責,果斷對癥用藥。患者尿潴留無法小便,護士就用針管導出來。患者嘴角歪斜囗吐白沫,一樓的值班醫生一邊擦拭一邊安慰老人,就這樣從中午十二點救治到深夜十二點,整整十二個小時醫護人員毫不懈怠地救治老奶奶,終于使她轉危為安。老人的家人感動地說,“太感謝你們了,你們辛苦了,我們的媽媽得救了,多虧了你們及時搶救”。一句感謝的話包含了對醫生的信任,包含了醫患之間的和諧之音。

護士長問候梁婆婆
原來,今年91歲的梁老奶奶是一位抗日戰士,那次搶救獲得了重生之后,現在老奶奶穿衣服、洗漱等都能自理。老奶奶六年如一日地坐在小區椅子上,用一聲聲“護士長好”道著對復大腫瘤醫院對醫護人員的感激。“我覺得作為復大一名醫護人員是非常自豪的,為我們的團隊點贊,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有患者記得我們的付出,我心里真是很自豪,我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卻得到大家發自內心的感謝。”韋瓊護士長說。
19個月女娃發燒忽然驚厥陷入半昏迷
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都是流感高發季節,每天都有不少嬰幼兒、兒童前來門診,門診部副主任寧偉芳醫生問診室外總是排滿了等候的家長和患兒。1月28日上午,19個月大的女娃小青在爸媽陪伴下等候問診,正在排隊中的她突然抽搐、嘴唇發紺出現驚厥現象處于半昏迷狀態,這讓小青爸媽心急如焚。寧偉芳醫生及護士練巧蓮、劉艷華等人見狀,立即熟練地將小青平放,頭偏一側,口直壓舌板,清理口腔分泌物,測得體溫39.3℃之后予以吸氧、用藥,終于吸出痰液,15分鐘后癥狀好轉,再測體溫已是37.6℃。

漸漸已經恢復的小青
第二天,小青情況已經大為好轉,來到門診部噴喉、打點滴,露出了天真的笑容,見到護士她主動張開雙臂要求抱抱。“門診的護士雖然只有20多歲,但是她們都很有職業素養遇事沉著老練。”韋瓊護士長對當天參與急救的護士們表示贊許。

友善親切的護士讓小青不抗拒看病
實際上,復大腫瘤醫際每月都會組織護士們進行操作培訓,每季進行急救演練,確保時刻保持戰斗的姿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練就過硬的醫護技能,確保對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