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醫生告訴我需要截肢,復大醫生說不需要”,2017年10月26日,20歲的泰國大學生哈里(化名)在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接受了滑膜肉瘤切除術。手術成功,術后正常康復的他在病床上講述了他的故事。

術后,哈里接受醫生復查。
“沒想到腫物竟然變成了癌癥”
皮膚棕色發亮,眼睛深邃有神的哈里是一位20歲的年輕小伙子,剛在泰國當地大學畢業的他來到復大治療,是因為“右踝關節滑膜肉瘤”。據醫療一科住院醫師李春麗介紹,這屬于一種惡性腫瘤。
提及病情,病床上的哈里感慨了一句:“沒想到腫物竟然變成了癌癥。”
原來,2012年,哈里突然發現自己的右踝關節處出現一塊腫物,在當地醫院醫治時進行了切除,以為是普通腫物的他和家人并沒有進行進一步的診療。沒想到的是,一年后,同樣的地方,腫物再次腫脹,沒有重視的哈里重視。在這三年里,腫物不斷地長大,并伴隨著疼痛。他再次去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時,一則沉重的消息就這樣出現在他們面前,“醫生說是滑膜肉瘤,并建議截肢。”
截肢,對于一位剛剛20歲的年輕人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更何況這句話出自于當地一位資深醫生之口。哈里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但是他和家人并沒有放棄,在嘗試做進一步診斷的同時,到處去了解這個病情和尋找治療方案。“不到最后一步,我不想截肢。”哈里堅定的說道。
后來,他的媽媽在當地了解到在國外的廣州有一間醫院醫療了得,他們便咨詢復大腫瘤醫院,當從醫生口中得知:“可以嘗試治療,不需要截肢”的答復后,立刻來到廣州。
“我的夢想是能踢足球”
哈里2017年10月18日入住復大腫瘤醫院,10月26日手術。經過手術團隊在手術臺上連續奮戰近兩小時,正全麻下行滑膜肉瘤切除術,腫瘤完全切除,部分遠端骨組織鑿除,脛前血管及神經保留完整。手術順利,保住了哈里的右腳!

做手術的時候,哈里的媽媽已經回國籌集資金了,只有哈里一人待在醫院。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接受手術,哈里并不覺得孤單。“醫生護士都很照顧我,他們說手術會成功,我相信他們。”

術后哈里的右腳。
手術團隊中一位副主任醫師介紹;“這個手術難度大,國外多家醫院就診都建議截肢。腫塊靠近神經,臨近脛排骨、距骨、足舟骨、跗骨粘連,但在南方醫院骨科覃教授的幫助下,哈里的手術徹底,如果恢復良好,一周時間就可以出院。”
醫療一科主任錢偉表示:“如果患者截肢,需要截到膝蓋以下,小腿三分之一處,這將會對患者造成巨大的打擊,我們的目標是不截肢。患者一人在三病區住院,我們醫護人員將悉心照顧病人,爭取早日康復。多溝通交流,需要幫助的地方,會盡力幫助,讓他感受到復大無處不在的溫暖。”
哈里知道自己的腫塊靠近血管和神經,如果手術失敗,血管破裂,神經受損,會導致腳部壞死。他選擇相信復大手術團隊,而手術團隊也給了他一個圓滿的結果。
哈里喜歡運動,最喜歡踢足球。但是自從腳部有了腫塊后,他已經停止劇烈運動了,同時因為泰國當地醫生建議他吃素食,減少腳部腫塊的營養供應,也導致他身體纖瘦。
躺在病床上休養的他說:“我現在不能下床運動,只能動動腳趾,我想跑步,我想踢球。”
住院醫師李春麗說:“哈里現在身體狀況良好,右腳因手術原因還不能劇烈運動,需要休養,我們會給他做新的飲食營養計劃。好消息是哈里術后的病理報告顯示,腫瘤切除的很完整,期待他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