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許多癌癥患者一樣,孔祥泉曾被醫院宣布,生命“只剩下兩個月”。但他沒有放棄,鼓勵自己要活下去?!爸皇蓚€月”的絕望在遇到徐克成后有了轉機。從確診肝癌晚期至今,“與癌共存”的理念為孔祥泉注入了信心、力量。這一年,他堅持“與癌共存”,活到了今日。

孔祥泉說,我能夠活到今日,正是因為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總院長徐克成教授?!八轻t生,也是癌癥病人,更是我生命中的貴人?!?/p>
家住廣州的孔祥泉今年45歲,在東莞經營一家印刷廠。去年10月,他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確診為肝癌晚期。影像檢查結果顯示,孔祥泉腹腔中的肝腫瘤足足有10公分大。出現腹脹,腹痛,消瘦以及嚴重的黃疸癥狀,孔祥泉臉色蠟黃,走路舉步維艱?!皼]有力氣,走路都走不了。”他清楚地記得,從醫院門診到藥房中途經過一座200百米的天橋,他坐下休息了四回,“當時為了要去開藥,就兩三百米的距離,我都走不了?!?/p>
遇見徐克成,“與癌共存”給予生存希望
病情嚴重,孔祥泉幾乎找遍了廣州所有醫院的專家?!澳軖斓降膶<?,能看的科室我都幾乎跑遍了,醫生一看我的CT片就說,我這個沒法手術?!弊钭屗^望的是,“醫生直接告訴我,我就也是兩三個月的事了。”
求生的意念支持著孔祥泉活下去的希望,他沒有放棄,四處“尋求”合適的治療方案。一次機緣巧合,讓孔祥泉認識了徐克成,他的“與癌共存”的理念讓孔祥泉深以為然。經過一番了解,孔祥泉得知,家附近的一家腫瘤醫院可以掛到徐克成的專家號。
而他沒料到的是,往后的這一年,給了他重生希望的竟然是距離他家門口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據徐克成教授回憶,去年11月,門診來了一位挺著大肚皮、皮膚面色暗黃的中年男性,他姓孔,可能是孔子七十五世孫?!拔铱戳藥淼腃T片,肝內多發性腫塊,膽管和門靜脈均有癌腫侵犯,血液甲胎蛋白大于29000微克,深度黃疸,血清膽紅素250毫摩爾,還有腹水,血清白蛋白僅27 克。我可以肯定診斷為肝細胞癌。”
由于患者病情十分嚴重,孔祥泉肝內腫瘤太多,手術不可能進行,也無法做冷凍消融等治療;肝功能處于衰竭狀態,門靜脈又有癌栓,也做不了肝動脈化學栓塞,一般的全身化療不能耐受,也無效。意味著,常規肝癌的治療均無法進行。于是,徐克成給他開了中藥方,讓他每天煎服。
吃了徐院長開的藥方,孔祥泉感覺癥狀有了明顯的改善?!白钣浀玫氖牵粤诵煸洪L的中藥后,每天晚上會去四五趟廁所,過了一周,肚子就明顯消下來,腹水也基本沒了,同時,黃疸也去掉了。”
從確診至今的一年,孔祥泉體內的腫瘤沒有增大,也沒有縮小。但孔祥泉認為,“我相信徐院長,因為他自己也是一位肝癌患者,他更明白作為一位肝癌患者最需要的?!笨紫壬鷪孕牛炜顺伞芭c癌共存”的理念給了他活下來的勇氣和力量。
雖然是肝癌晚期,但孔祥泉的生活和常人并無異,依舊每天開車到東莞的公司上班,這讓很多同樣深處在癌癥晚期的病人感到不可思議?!爸灰軌蛞恢边@樣下去,保持現在的生活質量,就是能吃,能喝,能走,能工作。我就非常滿足了?!?/p>
“我有信心我會活下來,而且可以活得長久。經過這些年,我信心還是蠻大的,徐院長‘與癌共存’的理念,就是不要老想著消滅它(腫瘤),能夠跟著癌癥一起活下去,也是一種對策。因為我們根本無法消滅癌癥,消滅它的同時等同于自殺?!?/p>
每個人都在與癌共存
在癌癥患者的眼中,徐克成不僅自己是一位癌癥患者,也同時是癌癥患者的救命恩人。
徐克成從來不把癌癥當絕癥,他笑著說,癌癥其實就是一種慢性病。
“癌癥不是‘外敵入侵’,癌細胞是從‘好人’(正常細胞)突變而來的‘壞人’。”因為人體有無數個細胞,正常細胞無時無刻不在一分為二,細胞核內DNA也隨之復制。只要一個堿基復制錯誤,丟失或被替換,細胞就會突變。突變不斷積累,癌細胞就形成了?!毙炜顺煽偸切χ忉屨f,“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每個人都在與癌共存?!边@也是徐克成時常與患了癌癥的“幸存”伙伴說的話,他堅信因癌癥離世的人,三分之一是被病名嚇死,三分之一可能是醫生治死,最后三分之一才是因病而歿。
徐克成不能容忍前兩個“三分一”,所以他從不避諱告訴病人,自己就是一名癌癥康復者,“或者說是幸存者。其實做好癌癥康復工作,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生存率都是可以實現的”。
徐克成指出,面對癌癥,不少病人會想盡辦法用一切財力,尋求一切治療,而不管身體能不能耐受,徐克成說。癌癥治療的根本目的,是延續患者生命,而不一定對癌細胞斬盡殺絕,因為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也會傷到人體自身的免疫力。
徐克成指出,癌細胞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癌癥是進化的產物。人們對癌癥的治療有錯誤的認識。癌細胞是正常細胞的“叛徒”(突變),終結癌癥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對于從正常細胞“叛變”而來的癌細胞,雖要鎮壓,但“殺殺殺”不能最終解決問題,最好的結局仍是“共處”。
對“與癌共存”的認識,徐克成更愿意從病人家屬(他的姐姐與媽媽,都是癌癥病人)或癌癥病人的角度去闡述。他說,也許與一個醫生為病人CT片上“腫瘤縮小”而欣喜是不同的,作為一個癌癥病人,自己更關心的是能不能活下來,能活幾年、十幾年,能不能工作、做研究和享受生活,那個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為了鼓勵孔祥泉的治療,康復。徐克成在他出版的書作《與癌共存》里提下了一段文字:“孔祥泉先生,你用自己的生命實踐了‘與癌共存’理念,謝謝您,徐克成書于孔祥泉‘一周歲’之時?!彼^“一周歲”,徐克成說,這是象征“奇跡”帶給他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