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凍消融是目前有效治療肺癌方法之一。醫生們有時候會碰到難題。因部分肺部腫瘤的位置很隱蔽,例如藏匿在心臟邊上,膈肌等重要的器官旁,這時候不能直接進行消融,此時不宜使用冷凍消融術進行滅活腫瘤,因為心臟等重要器官會導致受損。
如何消滅藏匿在危險地帶的病魔,又不傷及重要器官呢?
當腫瘤靠近心臟,該如何解決?

當腫瘤長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組織器官時,傳統的方法是通過“打水”、“打氣”等方式把腫瘤分隔開,但腫瘤不僅會出現沒被隔開還會四處游走,更加難以鎖定目標。
張阿姨曾有過腸癌史,做過手術和放化療。近期在幾家醫院檢查時,發現肺小結節,經PET-CT診斷為肺轉移瘤。經多方咨詢后,阿姨選擇以冷凍消融聞名的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就診。
經復大腫瘤醫院的專家團隊對張阿姨的手術方案進行認真會診后,發現腫瘤病灶本身并不大,但腫瘤藏在心臟邊上,不宜使用冷凍消融術,這可能對心臟等重要器官造成受損。在專家再三考慮和討論后,決定采用“釣魚執法”冷凍消融手法對患者進行治療。

肺部腫瘤病灶

冷凍消融中
副院長牛立志教授為主刀醫師,當手術開始,牛教授先用一根冷凍針像“釣魚”一樣把腫瘤“勾”住,然后慢慢從靠近心臟的危險地帶中釣出這條“毒魚”,把它放在安全的區域進行冷凍消融,盡可能避免對心臟造成損傷。因為心臟布滿豐富的血管,腫瘤靠近心臟,一旦觸碰到大靜脈極易引起出血。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卻十分考驗一個醫師的經驗,既高度集中精神將腫瘤移出消融,也要時刻緊盯著心臟等重要器官是否正常運行。整個手術不允許有絲毫的偏差,耗時一個多小時才結束。
手術很成功,術后沒有出現不良反應。住院期間,醫生都會定時檢查張阿姨心臟的康復狀況,在醫護人員的靜心照料下,身體慢慢的恢復健康,看到這個憂心忡忡的病灶被消滅,張阿姨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總結:
主刀牛立志教授表示,當腫瘤靠近重要器官的時候,直接采用冷凍消融術容易“敵我不分”,易損傷正常器官,這是消融,特別是熱消融的一個相對的禁忌癥。
冷凍消融治療肺部腫瘤的優勢就在于,當腫瘤處在靠近重要器官的地方時,“釣魚執法”便派上了用場,把敵人移到了安全的“領地”時,消滅它就易如反掌了。冷凍技術不斷地在發展,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原本復雜棘手的問題被解決,造福更多的患者。
科普知識
什么是冷凍治療?
冷凍消融手術其基本原理是:將癌組織快速冷至-160℃以下,再復溫,可直接引起癌細胞脫水和破裂;或破壞腫瘤小血管而致缺氧,導致瘤細胞死亡;冷消融后留在原位的死亡腫瘤組織,可作為抗原,促進機體發生抗腫瘤免疫反應;冷凍后的癌細胞對化療或放療更敏感,即可增強化療或放療的作用。
相較于傳統的手術治療和放化療,冷凍治療技術擁有諸多優勢。如對于高齡患者和身體機能差的患者,冷凍治療無需開刀,微創傷,有利于患者康復自愈;例如,早期肝癌可通過冷凍療法實現完全治愈,達到替代手術開刀治療的效果。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于2000年從美國引進該技術,目前復大腫瘤院在冷凍治療技術領域,位列世界一流的水平。冷凍消融治療癌癥超萬例,20多個癌種,治療例數世界排名前列,主編了中英文版《腫瘤冷凍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