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來,肺癌發病率占據全世界惡性腫瘤第一位。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我國男性第一位、女性第二位。其中肺鱗狀細胞癌(又稱肺鱗癌),約占所有肺癌的30%~35%。絕大部分肺鱗癌與吸煙有關,容易出現咯血等并發癥。由于缺乏早期發現的有效手段,絕大部分肺鱗癌確診時已處于晚期,已失去手術機會。近日,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接收一名來自江蘇南通的左肺鱗狀細胞癌患者。

偷偷離家看病
在走廊見到這名患者,給人的感覺不是來看病而更像是在自家樓下閑逛,熟悉他的三病區護士們都稱他一聲:陳叔。陳叔今年69歲,半年前就出現干咳癥狀,他以為是抽煙引起的咽喉炎便沒有在意,只是吃了些消炎藥但效果不佳。“我身體一直很好,一兩百斤的東西我都能拿得動。”陳叔表示自己想都沒想過肺有問題,直到后來咳嗽日益加重,他才去當地醫院做了肺部CT檢查發現左肺下葉胸膜下占位。這個結果可把陳叔嚇懵了,自己不是咽喉炎怎么就成肺癌?事實上早期肺癌的一些癥狀與咽喉炎相似,如咳嗽、咳痰、喉嚨不舒服或聲音嘶啞等。如果咽喉總是有痰液分泌出來,伴隨著咳嗽,聲音嘶啞等情況出現了,應該盡早檢查一下身體。因為這種情況發生不排除是肺癌發出信號。
向來有主見的陳叔并不敢讓家里人知道,他收拾衣服,扛著包,一個人偷偷去看醫生。直到做穿刺活檢術需要家屬簽名時,陳叔才跟兒子說明。“我怕家人壓力大、有負擔。”

8月18日陳叔做了穿刺活檢術,病理顯示為鱗狀細胞癌。醫生建議陳叔做左肺腫瘤切除術,但是他拒絕了。“我不想開刀。”這讓陳叔開始尋找新的醫院。他兒子聽說上海醫院不錯便開始搶專家號,但最后也徒勞無功。“那個專家要凌晨1點才能搶,搶到還要再等20天左右才能排到號。”陳叔的愛人告訴我們,怕耽誤到病情他們只能繼續尋找醫院治療,后來經小舅子介紹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就診。“我小舅子聽說我這個病就立馬給徐院長打電話、發病歷還約好了時間。”由于小舅子的朋友曾在廣州復大治療且療效不錯,這讓陳叔馬不停蹄地趕來我院就診。
“你現在跟我爬樓梯,你爬不過我”
入院后陳叔做胸部CT平掃+增強顯示左肺下葉后基底段可見腫塊影(4.1x3.0x4.1cm)。我院徐克成榮譽總院長組織多名專家會診。“那時候徐院長看完我的病歷說有法可治,這讓我一家人很安心。”

冷凍消融術

8月28日周亮副主任醫師在靜脈全麻下為陳叔做了左肺腫瘤氬氦刀冷凍消融術,“我做完冷凍治療,把壞死物咳出來后整個人輕松了很多,完全沒有不好的感覺。”術后陳叔恢復良好,對治療很滿意。8天后周強副主任醫師在局麻下實行左右支氣管動脈DSA+灌注化療術,術程順利。“你現在跟我爬樓梯,你還爬不過我。”陳叔開玩笑道,一開始對介入手術不了解,周強副主任醫師在術前與他聊天緩解他緊張的心情。沒有治療前他飯也吃不下,渾身無力,連走路都氣喘吁吁,但現在通過治療,力氣回來了,胃口也好了,氣也順了。“整個療程很快,沒遭什么罪。”
由于大家的生活習慣以及對健康體檢的意識淡薄,很多人發現腫瘤的時候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陳叔見過周邊不少癌癥患者治療后療效不佳甚至死亡,這也是陳叔不敢跟家人說的原因。當得知陳叔患上癌癥時,他的愛人哭了好長一段時間,害怕陳叔像其他患者一樣經歷治療的苦難,只想著陳叔能夠減少痛苦,所幸無論是冷凍消融術還是介入治療這些微創技術都讓陳叔無太大疼痛感。
“在這里送不了紅包”
“在這里是送不了紅包的!”陳叔像是發現新鮮事的樣子與我們說道,他說他在還沒治療之前就事先準備好紅包,但還沒送出去就了解到廣州復大堅持“三不”原則:所有員工不能收受紅包、不能收受回扣、不能接受吃請,一旦發現觸碰“高壓線”,即被開除。“這種醫院文化特別好。”陳叔表示這“三不”原則刷新了他對民營醫院的認知。

來了廣州復大住了快一個月的陳叔,他說自己活到這個年齡,吃過樹皮啃過草根,什么都遇見過,但廣州復大確確實實比他想象中好。無論是接機服務、入院手續、治療等等,效率特別快,“完完全全就把我們當成親人對待,本心本意。”陳叔說在這里他看到同病房的病友從手腳不能動到現在可以跟他一起去走走;在這里他感受到三病區護士們的關心以及悉心地照顧,這些都讓他對醫院的治療更有信心。“你別看我現在快七十,我的心理年齡才十八九歲呢。”陳叔像個老頑童一樣笑嘻嘻,從發病到治療至今他的心態一直很好,他表示將謹遵醫囑,回家休養一個月再過來復診。
像陳叔這種為了不給家里人壓力、負擔而選擇不說甚至不治的癌癥患者有很多,但人生在世孰能無病?只有早發現、早診斷,積極治療才能更好戰勝病魔。為了保障患者的權益及院內籌款活動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我院與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醫企合作的方式,搭建大病救助服務平臺,引入慈善項目等救助資源,讓患者緩解看病負擔。我院院內一樓服務部設有駐點的籌款顧問,有需要或申請過程有疑問,可與顧問或我院醫務社工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