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
胰腺癌是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之一,由于早期無明顯癥狀、疾病進展快及化療有效率低,患者預后較差,總體5年生存率只有約8%,因此,胰腺癌又被稱為“癌中之王”。近年來由于居民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胰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01 腹部疼痛,怎成胰腺惡性腫瘤征象?
62歲的列提先生是新疆人,去年9月他突然出現腹部疼痛。“一開始還沒有想那么多,但后來實在疼得難受便去醫院檢查了。”然而,列提先生到當地醫院就診后,除了腹痛,并沒有發現任何特殊異常。
隨著腹痛逐漸加重,列提先生又去呼和浩特一家醫院檢查,腹部CT顯示肝胃間隙占位,大小約4.66×5.73cm,腫瘤標志物CA19-9指數為477.35U/ml,有胰腺惡性腫瘤的征象,這讓列提先生一家人有些慌亂。不是腹痛嗎?怎么就變成占位?
事實上,胰腺是人體腹膜后位器官,被胃、橫結腸及小腸所遮蓋,B超檢查在早期很難探查到體積較小的胰腺腫瘤。同時,胰腺癌早期癥狀不典型,通常會被認為是胃病,而一旦出現腹痛、嘔吐、黃疸等明顯癥狀,往往病情已進入中晚期。加上胰腺癌的癥狀與許多消化道疾病類似,如腹部疼痛不適、腰背酸痛等,病人容易“跑錯科”,醫生容易“診錯病”,患者往往會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去了醫院一開始也沒查出什么來,我想到我爺爺之前是因為胃癌去世,便讓醫生往癌癥那方面查查看。”列提先生的侄子表示,當時醫生建議手術切除,但是怕風險太大,在經過考慮之后,他們還是選擇中藥保守治療。
02 納米刀消融,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
一個多月的中藥治療,并沒有改善列提先生的病情,這也讓家里人開始四處尋找新的治療。“從去年9月開始腹痛,短短三個月我大伯的體重下降了近20斤。”列提先生的侄子常年在外做生意,經過一方打聽后了解到廣州復大腫瘤對胰腺癌這方面有多種治療方式,抱著一絲希望的他們在去年年底來到我院就診。

入院之后,列提先生完善相關檢查,做了上腹部MRI平掃+增強+DWI結果顯示為胰腺體尾部癌,且胃壁及結腸脾曲局部粘連受侵可能,腫瘤已包繞血管,無法進行手術。


牛立志院長表示,根治性切除手術治療是治療胰腺癌有效的方法。但不幸的是,85%的胰腺癌患者確診時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
對于胰腺腫瘤已經包繞大血管的患者來說,手術難度極大,容易傷及胰腺周邊器官及血管,易引發胰痿、腸痿、胃癱、腸道出血等術后并發癥。這種情況采用納米刀消融術,不僅不會對重要血管和神經造成損傷,而且術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較低。
由于目前列提先生無微創治療禁忌癥,為了減輕腫瘤負荷,減輕患者疼痛,延長患者生命,入院4天后,我院牛立志院長為其做了胰腺腫瘤不可逆電穿孔術+腹腔神經叢阻滯。
納米刀消融胰腺癌的過程極為復雜,難度較高,這對手術醫生團隊和醫院的綜合診療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作為中國大陸首家引進納米刀的醫院,牛立志院長領銜的納米刀治療團隊有著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出版國內第一本納米刀消融著作《腫瘤消融新技術——不可逆性電穿孔》。

經過精心管理及康復指導,列提先生腹痛的癥狀也有所改善,術后不到10天,列提先生便出院回家休養。對此,牛立志院長也提醒他:“以前愛抽煙,飲食習慣不太好,現在回家后要好好調整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