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身體盡快恢復,然后能夠去參與修建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這個項目……”這位全國勞模,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科學家——戴叔在接受納米刀消融手術前告訴其主刀醫生,即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牛立志院長,他希望自己能早日康復,為國家再奉獻自己一份力。

腹部疼痛,胰腺炎還是胰腺癌?
患者戴叔,年過七旬,在兩年前就開始肚子痛、胃脹,他以為只是自己消化不良,便去當地看了中醫。然而吃了兩周的中藥,癥狀非但沒有緩解還加劇。為進一步診斷,他在當地醫院做CT檢查發現胰頭有大小2.8×3.0cm的腫物。“醫生告訴我說可能是胰腺腫瘤,但是我不相信,又跑到另外一家醫院檢查。那家醫院也跟我說要重視,但也有可能是胰腺炎,需要做個穿刺鑒別一下。”結果顯示局部細胞非典型性,不能完全排除腫瘤性病變可能。
胰腺癌與胰腺炎有什么區別?

嘗試多種方式,療效甚微
為進一步診療,戴叔去了上海。“當地醫生給我做了穿刺,說考慮胰腺癌,說最好手術進行根治。”但經過其多學科會診發現腫瘤包繞血管大于180°,手術風險太大,醫生建議戴叔先進行化療控制腫瘤,為后期手術創造條件。“我病情穩定就吃了半年中藥,還去做了靶向基因檢測,但不符合。”
2021年8月,戴叔因身體不適去醫院復查發現病情進展,這也讓他又開始尋找新的醫院。“后來我去了廣州一家醫院做手術,沒想到醫生開了又縫上去,說做不了,讓我先化療。”然而這次的治療依舊沒有解決問題。化療所帶來的的毒副作用、身體的疼痛讓戴叔吃不好睡不好,只能靠著止痛藥來維持。
戴叔表示,療效無果的他還曾回老家參加過關于胰腺癌臨床試驗,但由于病情的加劇讓他退出該試驗。這也讓他下定決心要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治療。早在回老家之前,戴叔就曾來過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并且掛了牛立志院長的號。
“我在之前查找哪家醫院治療胰腺癌病例多效果好的時候,就有看到醫院和牛立志院長的介紹。”就診時,牛院長建議戴叔接受納米刀消融治療,并向他解釋該治療不傷血管、重要組織等優勢。由于準備回老家參加試驗,他只是留下聯系方式便離開了。
納米刀消融,患者的新選擇
今年2月份戴叔便來到我院醫療四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發現,戴叔CA199指標高達3000多,腫瘤增大至6cm左右。

為減輕腫瘤負荷,緩解患者疼痛,入院4天后我院牛立志院長帶領團隊為戴叔實行胰腺腫瘤納米刀+腹腔神經叢阻滯術。戴叔說:“術后觀察了一天后回到病房,腹部也不痛了,整個人舒服了不少,總體效果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開刀、吃藥、化療都不行的情況,納米刀消融在此時發揮什么作用呢?牛立志院長表示納米刀消融治療,是一種非熱能的新型腫瘤微創消融技術,又稱不可逆電穿孔消融技術(IRE)。它有別于用溫度變化滅活腫瘤細胞的物理消融,而是通過電極釋放高頻高壓脈沖波使得在其電場范圍內的細胞膜形成不可逆的納米級孔道,破壞細胞內平衡,促使癌細胞快速“凋亡”,消融覆蓋范圍廣,消融較為徹底,具有安全性、有效性。
患者腫瘤與胃竇部、十二指腸球部、脾動脈、肝總動脈、門靜脈主干粘連,包繞血管,這種情況手術是無法解決的。而納米刀消融技術不受熱沉效應的影響,可有效消融大血管周邊組織,并限制細胞外基質損傷和保護大血管及膽管架構。因此,該技術可能是治療鄰近門靜脈、深靜脈以及膽總管等重要管腔的胰腺癌一種有重要意義的選擇。
一舉一動,用心服務
身體舒適了,心情也輕松了。戴叔表示自患病以來他基本嘗試多種治療方法,最終是納米刀消融給了他希望。當然,好的治療體驗不單單是治療技術,還有治療服務也讓戴叔贊不絕口。“醫院特別貼心,正月初十我們到機場還派車去接機,一條龍服務送到病房。”戴叔表示,在還沒入院就診前,醫院的醫生通過線上跟他交流。

更讓他與老伴覺得溫馨的是,由于廣東降溫,六病區的護士還專門為他老伴增添被子以防受寒,這個舉動讓他們夫妻備受感動。“總體來說,這家醫院人文關懷做得很好,小到護士大到醫生院長,都很有規范。”戴叔說道,術前術后李紅梅醫生都有與他溝通細節,交代一些注意事項;護士也是時不時巡房檢查,服務很及時……就這樣,戴叔也在這種醫療環境中慢慢恢復,精神也越來越好,他也帶著想繼續為國家做貢獻的心,出院回家休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