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五屆亞洲冷凍治療大會(ASC)在馬來西亞古晉婆羅洲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會有來自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專家參會,此次大會的召開代表著亞洲冷凍消融前沿學術成果和基礎動態,會議期間充滿著激烈的學術研討,火花迸射的觀點碰撞,大會的召開有利于業內專業知識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冷凍醫療水平,有利于促進優秀醫療資源下沉。在本次大會中,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牛立志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家平教授等當選新一屆副主席。

亞洲冷凍治療大會從2010年開始籌備,2011年正式在香港注冊。2012年5月25日,來自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80多名腫瘤學家聚集在廣州,參加亞洲冷凍治療學會成立大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等多位重量級醫學大咖親臨成立現場。此次大會為亞洲醫療機構、廣大醫務人員、科研教學單位和相關產業提供了一個達成共識、交換意見、互通互促的機會和平臺,為亞洲冷凍治療實現推波助力,是聚焦冷凍治療的研討會。

開幕式后,第十八屆國際冷凍治療學會主席、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創始人、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榮譽總院長徐克成教授首先上臺分享了“腫瘤冷凍治療的現在和未來”的主題演講。他向大家介紹冷凍治療腫瘤進展與過去的歷程,并向大家展示了亞洲各國發表冷凍學術論文情況,勉勵大家不斷學習、相互交流,共同為治療癌癥貢獻力量。

氬氦冷凍消融技術簡稱氬氦刀,是一種微創超低溫冷凍消融腫瘤的先進醫療技術。氬氦刀是航天制導技術,也就是氬氣的冷隔絕技術應用到醫療領域的結晶,是1998年10月由美國Endocare公司研制成功,并通過美國FDA批準,IEC、EMC和歐盟CE認證后, 進入醫療市場很快便在全世界各地醫院安裝使用。它的發明是冷凍熱治療技術發展的最新成就,不但繼承發展了超低溫治療學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成果,而且推出了制冷的新概念和新技術。由于氬-氦微創靶向手術系統的研制結合了航天,生物傳感,電子計算機,適型監控和靶向治療等多項技術,將超低溫靶向冷凍和介入熱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腫瘤的冷熱消融治療技術的發展帶來突破性進展。2001 年,以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榮譽總院長徐克成教授為首的團隊引進該技術和相關設備,至今已有2萬多名腫瘤患者接受氬氦冷凍消融治療。臨床證實,氬氦冷凍消融療法可以有效地治療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實體腫瘤。

徐克成教授表示,近年來,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在冷凍消融方面有明顯的進步:操作日趨精細化,手段在創新,設備也在革新。為表彰徐克成教授在亞洲冷凍治療領域作出的貢獻,大會還專門為他頒發了“杰出貢獻獎”獎杯。
國際冷凍治療學會前主席、奧地利Nikolai korpan教授也出席了本屆大會。他表示:“很高興看到來自中國的同行將冷凍消融技術迅速地開展起來,越來越多的專家用此技術治療腫瘤。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的牛立志博士讓我印象深刻,他的冷凍消融以及納米刀技術得到了學術界的高度認可,實踐了微創治療的新技術。”

牛立志教授認為,第五屆亞洲冷凍治療大會在馬來西亞隆重舉行,中國團隊陣容龐大,引領亞洲冷凍治療潮流,這說明冷凍消融已經在亞洲地區蓬勃發展,一定會造福更多的亞洲癌癥患者。他同時希望大家在冷凍治療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學術探討,為更多的腫瘤患者提供更多、更優的治療方法。

十幾年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在冷凍治療方面獲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迄今為止,以副院長牛立志教授為首的醫療團隊,已經完成了一萬余例復雜的微創冷凍治療。因在腫瘤冷凍領域成就突出,復大腫瘤醫院已成為世界各國醫院醫生前來學習交流的陣地。冷凍消融療法主要用于治療非小細胞性肺癌;也可應用某些小細胞性肺癌,特別是位于心臟大血管旁邊的中央型肺癌,一旦進入Ⅲ期、Ⅳ期,手術不能進行了,治療就非常困難,復大腫瘤醫院創新應用經皮冷凍消融療法為患者治療,在改善患者癥狀和延長生存期方面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