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回報 守護您的健康
在黨的倡導下,學雷鋒做好事已成為當今的主旋律,為紀念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同時也是廣州第9個志愿服務日。在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里,有這樣一群人將這種信念與堅持悄悄扎根于心底,默默付諸于行動,將新時代雷鋒精神傳遞下去。
為確保疫情防控安全情況下,每位患者都須提前一天預約。3月4日上午,今天是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開展“免掛號費”義診活動的第一天,由榮譽總院長徐克成坐診。活動還未開始,復大門口等候區就聚集了不少前來參加義診活動的患者及家屬等候,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的安排患者測溫入院。
為體現為病人的服務理念,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還在在門診一樓大廳總服務臺旁長期設立“腫瘤客服中心”。提高腫瘤規范化治療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體現出對病人的人文關懷和科普教育工作,增進醫患溝通。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廣大病友在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享受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志愿服務日活動中,有不少患者不辭千里慕名而來。其中,有來自遼寧的患者,城市剛一解封,就往醫院趕來。面對患者蜂擁而來的問題以及急切的眼神,榮譽總院長徐克成總是細心翻閱患者的病例和之前檢查結果,耐心的為每位前來咨詢的患者解答疑惑。


踐行雷鋒精神 用心為您服務

為響應雷鋒精神,復大克服疫情困難,用實際行動幫助患者。聽聞有著豐富腫瘤微創治療經驗的牛立志副院長坐診,在前一天便吸引很多因疫情導致就醫不便的中晚期患者前來咨詢預約。3月9日下午,候診室有不少患者正拿著各種檢查報告焦慮的徘徊中,他們都很迫切的想知道自己是否耽誤了治療時間?想準確知道自己該如何就醫?


疫情期間,為更好服務每一位前來咨詢的患者,牛副院長在一樓腫瘤門診進行咨詢;通過仔細查看患者病例和相關檢查報告,根據患者目前病情精準指出病情發展方向,并給患者詳細講解不同的治療方案對治療該病種的優缺點。每位咨詢后的患者都表示溝通后對牛副院長很信任,對自己后續治療心里也有個定數。


3月12日,考慮一些遠地預約未能趕上咨詢的患者,我院決定在海珠院區加診,咨詢持續到傍晚活動才結束。在眾多患者中,一位年僅29歲的乳腺癌肝轉移患者,在幾個月多前便發現自己胸前有硬塊 ,在對某種化療藥物產生過敏反應后拒絕任何治療,結果導致肝轉移且肝臟腫瘤越長越大才決定來廣州腫瘤醫院尋醫問診。看到很多患者因對腫瘤認知尚淺錯失很多治療時機,牛副院長總是深感惋惜的說道:“為什么會有很多專科醫院說術業有專攻,在腫瘤領域上,腫瘤醫院是綜合性評估患者情況,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希望患者能根據自己的疾病對癥下藥。”


看到一些因等待時間而略顯焦慮的患者,我院工作人員會主動跑到他們身邊,查看患者所帶資料,詢問患者所需要咨詢的問題,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以便輪到該患者的時候可以提供導診導醫,節約他們的時間。

為服務好每一位患者,這樣的情景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而那些工作人員就像是醫院熱心的導游,總能準確而迅速的為患者提供導醫、咨詢、取化驗單、陪同檢查等服務。
不忘初心 弘揚時代新風
自復大腫瘤醫院建院以來,始終不忘公益,并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除了此次捐助之外,還在汶川大地震,派出了廣東第一支民營醫院醫療隊,并捐款捐物950萬元;雅安地震,捐款500萬元;聯合廣東省扶貧辦、廣東省紅十字會開展“精準扶貧、健康扶貧”項目,從與廣東省紅十字會聯合設立的“復大博愛基金”捐資1000萬元救助廣東省貧困腫瘤患者,并開展基層醫師免費培訓、醫學免費咨詢和義診等癌癥防治活動;“復大博愛基金”對貧困患者的捐助活動正在持續進行中。在疫情發生以來,復大先是成立10人海珠區疫情防控醫療隊支援海珠區排查工作,后是派出3位精英護理人員前往湖北荊州支援前線,共準備多項合計36箱物資。



復大一直以實際行動展示當代醫者的仁愛之心,為他人服務,為社會服務,奉獻愛心,不求回報的志愿服務是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在新時代下對雷鋒精神的一種生動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