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愛心接力賽。
從新疆到北京再到廣州,在眾多愛心單位及人士的愛心接力下,來自阿勒泰的小森(化名),成功接受手術切除、微創消融治療。“一路上我們遇到很多好心人,真是謝謝你們,謝謝醫院的幫助。”當我院院領導及科主任將一萬元的“復大博愛基金”遞到小森和小姨手上時,她們嘴里不停道謝。

小森,16歲,正是碧玉年華的年齡,原本應該坐在教室讀高二的她,卻在初二的時候因反復腹痛被確診為肝癌,還是罕見的纖維板層肝細胞癌。鑒于當時病情,小森在北京接受了第1次肝切除術,后因腫瘤復發又進行第2次手術。但2024年年底,小森再次出現腹痛,檢查提示其肝靜脈主干偏左側異常密度,這可把小森及家人嚇壞了。為了尋求一線生機,她們四處求醫,最終來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醫療六科就診,由此開始了她們與復大醫護的緣分。

經查,小森多處出現轉移,且腹腔腫瘤鄰近心臟、膈肌、腎臟、脾臟及下腔靜脈等重要組織器官,手術切除殘留可能性極大,如手術不能完整切除腫瘤,則手術不能獲益,因此不建議手術治療。經多學科討論和評估后,考慮小森為罕見類型肝癌,暫無化療指征,且放化療療效不明確。為此,醫生團隊為其施行腹腔部分腫瘤冷凍消融+碘粒子植入術,減輕腫瘤負荷。后續將視復查情況進行靶向、免疫治療維持療效。目前,小森恢復情況尚可,腹痛癥狀得到緩解。

然而,治療、住院的費用對于這個早已不堪重負、入不敷出的貧困家庭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小森6個月大的時候,父親就因為意外去世。自從她患病之后,母親便變賣家產,賣掉牛羊,就為了與病魔抗爭。可持續治療,定期復查住院,不僅讓小森休學,也讓家里背負一堆外債。但她們不想放棄,從小看著她長大的小姨一直拉著她四處求醫問診,只求小森可以健康長大。好在一路上,碰上許多好心人,幫助她們走到現在。
科主任李紅梅及院長助理程江鵬教授了解并核實相關情況后,立馬積極為其申請復大博愛基金。1月21日下午,財務總監羅曉梅代表醫院將救助基金交到小森手中,并叮囑她注意身體,早日康復。同時,醫療六科醫護人員自行發起愛心捐助,希望用自己綿薄之力,幫助阿森度過難關。他們將這份愛心包成一個新春紅包,搭載著眾人的關心與祝福,祝愿她舊疾當愈,新的一年越來越好。

每一位患者,都代表著一個家庭。對于患者來說,醫院的愛心捐款也許只是杯水車薪,但希望患者能感受到復大醫務人員的這份關愛,繼續對現在的生活保持耐心,對美好未來充滿信心。也祝愿小森早日康復,重返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