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九月初九剛過,在這天,民間流行登高、賞菊、飲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習俗。中醫認為,此時,正當節氣的轉換期,氣候轉涼,陽氣逐漸衰退,是老年人易發病的時令,此時更要注意養生,特別是老年人。
日前,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海珠院區、廣州天河區徐克成關愛健康工作室的醫護人員一連兩日來到廣州頤年養老院講解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并送去義診服務,服務158人次。



義診現場,老街坊踴躍咨詢健康困惑。
攝影 廖茂欽

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海珠院區、廣州天河區徐克成關愛健康工作室的醫護人員送健康到社區。
攝影 廖茂欽
“高血壓預防與治療”專題講座上,醫護人員不僅帶來健康知識,還給老人們送去關愛,老人們握著醫護人員的手閑話家常,久久不舍放開。
義診活動上,不僅提供撥火罐、測血壓、健康咨詢等服務,醫院內科門診副主任醫師段根才給老人們開出了幾劑良方,助老人避開夏末秋初的“換季綜合征”——
一 注意保暖·適時添衣
秋涼切勿急加衣,老年人可適時加厚衣服。秋天的早晚涼,要注意別讓“背”和“心”涼著,必要時可先穿上夾背心或毛背心。老年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最好蓋一個被子,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的腰背在夜里不被凍著,還有就是早晚的時候要注意加一件衣服,預防感冒。
二 注意調節飲食
早秋季節,氣溫仍然較高,是蚊蠅滋生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時期,食物極易腐敗變質。秋季又是菌痢、腸炎、食物中毒等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所以要注意飲食衛生,盡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鮮類食品。老年人胃腸功能差,對冷的刺激比較敏感,過食冷飲也可能會引起腹瀉。吃剩的食品,下餐再吃時一定要充分加熱煮透,否則進食后很可能導致急性胃腸炎或食物中毒。
晚秋季節,氣候比較干燥,老年人顯得津液不足,而出現口干舌燥、大便秘結等癥狀。此時應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一些潤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漿、西紅柿、梨、香蕉、大棗、蓮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三 注意皮膚衛生
秋季老年人洗澡不宜過勤,洗澡水溫度不宜太高,以免因皮膚干燥而發生皮膚瘙癢癥。老年人的皮脂腺萎縮,洗澡不要用堿性肥皂,秋季氣候干燥,再使用堿性肥皂容易使皮膚干燥脫屑,導致皮膚自身保護能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
九九重陽節,深深敬老情,
“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復大人祝愿天下老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