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位于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三樓休息區域滿了歡聲笑語。一群患者圍在一起,悠揚的琴聲從他們中間傳來,在整棟大樓內回蕩。鋼琴前,坐著一位身著淡藍色條紋病號服的中年男子,音樂在他的雙手間流淌著,指法那樣嫻熟,神情那樣專注。誰能想到,他竟會是一位癌癥患者呢?
Suthep來自泰國,中文名叫"素鐵",今年45歲,身子骨健朗,但頭上已有不少白發。他咧著嘴笑,牙齒顯得光亮潔白,除了走路有點不利索,身體看上去似乎沒什么大毛病。
自從去年腿部做了那場腫瘤切除手術以后,素鐵走起路來就不再像以前那樣步伐矯健。現在的他,左腿每邁一步,膝蓋必須得抬起。走姿在人群中略顯怪異,不過他已習慣了旁人異樣的目光。
在病區,由于語言不通,素鐵用著僅有的英語和國內的患者交流,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彼此是沉默的。只有遇到會說英語的患者時,素鐵會主動湊上前與他們聊天。但無論說何種語言,素鐵與所有的患者之間都有一種無聲的"交流"——音樂。
年輕時,素鐵在曼谷的中學當過音樂教師,他是學音樂教育專業的,本科學歷。他說,他大學時期的夢想是在軍樂隊里當樂師。但機緣巧合,素鐵畢業后卻進入了一所高中執教,也教過歷史、佛學。
首次來廣州治療,效果明顯
2003年,素鐵左腿膝蓋后的凹陷處開始出現一小塊腫物。大約一拇指大小,他到當地醫院檢查,醫生考慮"囊腫可能"。他并未引起重視。直到2009年,腫塊日益增大,有6公分,出于行動不便,素鐵再次來到當地醫院,被診斷為"粘液性脂肪肉瘤"。當地醫生告訴他,無法手術,要做截肢,素鐵拒絕了。
隨后,他嘗試過用中草藥維持了兩年。2011年,腫塊不但沒有縮小的跡象,反而越發增大,足足有13公分,走路的時候,左腿后側像拖起了一只球。
他中斷了在學校的工作,經過多方打聽,得知中國有一種療法可以解決他的問題,于是,他在親友的陪同下前往中國,選擇了一個離曼谷較近城市——廣州。
2013年1月,正值中國農歷新年前夕,廣州的街頭氣氛熱鬧,人頭攢動。外地來的打工者正努力地擠進回鄉的火車,天橋底下,或是過街隧道中,偶有幾個流浪漢在彈著吉他。
素鐵第一次來中國,眼前的風景都跟他常年生活的海島不同。2013年1月19日,素鐵在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做了切除手術,醫生將他左腿上長達15公分的腫瘤成功剝離,對殘余的腫瘤做了冷凍消融。
手術效果明顯,經過護士精細的照料,素鐵康復情況較好,不久便出院了。素鐵說:"回到曼谷后,我還去踢了場足球,雙腳走路跟從前一樣。"
△復大腫瘤醫院三樓休息區域,因為素鐵的琴聲充滿了歡聲笑語
"音樂療法"減輕患者的病痛
然而,這樣的時光持續了不到9個月,2013年年末,素鐵腿部的腫瘤復發,又重新長出來約拇指大小的腫塊。但這次,素鐵選擇了泰國北部一個城市的醫院,在那里做了切除手術,但就是這一次的治療,讓素鐵的左腳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估計是醫生在手術的時候切了哪條神經,現在左腳走路,腳后跟無法著地,只能抬起小腿拖著走,所以經常容易絆倒。"素鐵邊說著,邊演示著給筆者看,顯然,那一次的治療沒有讓他滿意。
盡管行動不便,但素鐵卻有一股堅韌執著的毅力,那就是彈琴。在曼谷的時候,素鐵給學生上完音樂課,還到寺廟給那些患了絕癥和無家可歸的人彈琴,因為他相信音樂能使一個人的心靈得到釋放。他會彈十幾種樂器,吉他、貝斯、單簧管......在他手中游刃有余。
△素鐵在寺廟里彈奏吉他
2016年2月,素鐵在寺廟里被一輛疾馳而過的垃圾車撞倒。而隨后左下肋出現了一處凸起的腫塊。素鐵至今懷疑,接下來的不幸是由于那場車禍引起的。
素鐵在當地醫院做了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左下肋有一處軟組織肉瘤。去年年末,他回到泰國北部那家醫院再次做了切除手術。自那次手術后,素鐵總感到左下腹不舒服,"不知是否手術沒做好,過了一段時間檢查,發現手術部位的旁邊又長出了兩個腫塊",素鐵說。
有了這兩次的就診經歷,素鐵決定,還是得回到廣州,找到當年那家醫院,徹底看看。今年7月,素鐵回到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準備接受治療。
與對上一次來不同,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已建起了一棟新大樓,素鐵在醫院七樓見到了他曾經捐贈的那座佛像。手術前,他還專程來到佛像前祈禱。
7月8日一早,手術室副主任周亮給素鐵做了冷凍消融手術,過程很順利。一周后,他在三樓病房外彈起了鋼琴。
ICU病房一位患者區伯(化名)被他的琴聲吸引來,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著。素鐵正在彈奏的是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我常常遇到一些喜歡聽歌的人,他們覺得聽CD沒有感覺,但我用樂器演奏給他們聽,讓他們體會現場的音樂帶來的愉悅,他們會覺得人生并不孤獨。我發現,除了教書,我的人生也許還能做更有意義的事。"
△素鐵為一位癌癥患者彈奏樂曲
年輕的素鐵在讀書時,就已了解音樂能帶來撫慰人心的效果。鄧麗君的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紅遍了東南亞,素鐵常常給病區的患者彈奏鄧麗君的歌,在國內外的患者中引起很大共鳴。
在醫學界,"音樂療法"作為減輕或消除患者病痛的有效治療手段,早有定論。躺在ICU里的區伯很熱愛彈琴,但自從得病后,躺在病床上的他無能為力,家屬天天用錄音機給他播放音樂。素鐵主動為區伯彈奏曲子,聽到琴聲傳來,區伯雙手止不住地隨著旋律晃動。
年輕的素鐵在讀書時,就已了解音樂能帶來撫慰人心的效果。鄧麗君的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紅遍了東南亞,素鐵常常給病區的患者彈奏鄧麗君的歌,在國內外的患者中引起很大共鳴。
在醫學界,"音樂療法"作為減輕或消除患者病痛的有效治療手段,早有定論。躺在ICU里的區伯很熱愛彈琴,但自從得病后,躺在病床上的他無能為力,家屬天天用錄音機給他播放音樂。素鐵主動為區伯彈奏曲子,聽到琴聲傳來,區伯雙手止不住地隨著旋律晃動。
素鐵有時候也會根據對方的喜好彈奏樂曲,即使是陌生的曲子,只要聽過一遍,他便能將旋律流暢地彈出來。患者靜靜地圍在一起聽著,像一場小型的音樂會。
△患者喜歡圍在鋼琴前聽素鐵彈奏樂曲
"有些人在余生最后的時間里聽到他彈奏自己喜歡的音樂,也算是圓了他們的心愿。"素鐵笑說,"這次腫瘤復發后,我的余生也許不長了,我想在剩下的時光里做力所能及的事。"素鐵告訴筆者,回到曼谷后,素鐵打算辭掉學校的工作,在家附近開設一家休閑的小莊園,給一些遠道來而來的游客或是僧人一個休息,念經的場所,做做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