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撫慰。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人文關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始終重視對全體員工的教育和培養,獨創BEU服務模式,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都把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貫穿全過程,讓患者獲得良好的體驗。
基本服務(Basic)——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化療后如何護理……”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的授課內容,齊聚一堂的住院患者及家屬,其樂融融的醫患關系,這得益于我院不定期舉行健康宣教活動,讓患者了解康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還為患者提供健康咨詢服務。這不僅能讓患者及家屬了解一些小常識,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更好地調節患者的情緒,也增加了醫患之間的信任感,促使患者更積極的配合治療。

除此之外,我院針對于患者的實際情況,入院前后提供接、送服務,平均每年接送患者服務3120人次;入院時住院手續辦理有專人陪同,提供外國患者的外幣兌換、簽證、出行購物等服務;病房按季節提前1小時打開空調或取暖器,保持環境舒適;并將對病人疼痛的評估作為第五項生命體征列入護理常規,采取認知干預和行為誘導的心理治療護理手段,讓患者在院期間得到更好的治療。

(注:▲圖片在非疫情時期所拍)
出院后持續跟蹤回訪,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及時電話回訪和開展線上線下患教,助力患者身心康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將細致、周到的服務落實到每一個細微之處,讓患者切實感受到被關心、被重視、被尊重!而這,正是我院BEU服務模式中基本服務的體現。
預期服務(Expected)——
真誠、真實地以患者為中心
“這里的醫護真的很好,即使我害怕做化療但也沒被放棄,醫護人員一直開解我,分享一些經歷讓我對介入治療有了信心?!眮碜杂∧岬娜橄侔┗颊邔Υ撕芨屑?,她說第一次來廣州,不僅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質量也提高,醫護人員還在找機會帶她們去廣州玩、去吃印尼菜還去購物,“我很感動,也覺得我沒有來錯。”

我院還設有翻譯組,配有英、印尼、泰國、阿拉伯、越南等語言的專門翻譯人員,保障患者治療與康復過程中的溝通交流,并與患者一起討論及制定治療計劃,讓其安心接受治療。在提供常規的護理服務基礎上提倡預期或無預期的護理服務,讓患者感受到醫院的真誠。

(注:▲圖片在非疫情時期所拍)
驚喜服務(Unexpected)——
讓患者感覺到家的溫馨
“叔叔,祝您生日快樂,早日康復!”醫療服務部、病區醫生、護士長和護士等工作人員圍在病床前,齊聲為患者唱起生日祝福歌。服務部范小姐表示,生日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有特殊的意義,它代表生命與希望。我們給予患者的不僅僅是藥物的治療、精心的照顧,更是心靈的慰藉、人文的關懷。在住院期間過生日,對患者來說特殊又難忘的經歷,患者的康復和滿意便是對我院的最大肯定。

而為貼近患者的情感,除了為患者舉辦生日會,我院還為患者舉辦特殊紀念日活動,小到結婚紀念日,大到各國的傳統節日如中國中秋節、穆斯林開齋節、印度古爾班節等,以此來消除住院患者的孤獨和治療的消極心理,讓每一位踏進這里的患者能夠在愛的沐浴下得到身心康復,回歸生活。

此外,我院還針對宗教信仰的差異化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務,設有中餐和穆斯林餐,以及佛堂、祈禱室、清真寺等,讓患者感覺到家的溫馨。一個舉動,一個驚喜,一份祝?!俏以築EU服務模式中驚喜服務的體現。

佛堂

清真寺

祈禱室
志愿服務——
不忘初心,踐行公益
為了更加方便患者看病就診,我院成立了“復大慈愛志愿者服務隊”,為患者送上貼心的服務。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時不時為有需要的就診群眾提供必要幫助,如幫助年齡大的爺爺奶奶掛號問診,遇到一些腿腳不方便,或者帶孩子的患者,志愿者還會幫他們看孩子、推輪椅。志愿者們始終保持耐心與細心,為前來咨詢的群眾提供幫助。

除了此之外,志愿者還走進社區、鄉村,走近群眾身邊,關愛孤寡老人,為困難群眾送醫送藥,為群眾宣講健康知識,引導群眾樹立健康觀念,培養健康行為。他們以微笑面對每一位前來就診的群眾,不辭辛苦、辛勤付出,在慈善公益志愿服務路上不斷前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一個熱情的微笑,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句關心的話語,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將服務深入到院前、院中、院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患者盡快康復。只要病人的合理要求,我院都會以誠心與真心,想方設法滿足,用實際行動讓患者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未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將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改善便民服務措施,通過人文關懷、溫情服務、微笑服務、志愿服務,繼續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讓我們共同期待
更多不一樣的驚喜吧
祝愿所有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