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黑龍江哈爾濱,今年73歲。2014年,我被診斷為帕金森綜合征,很痛苦。尤其被當地醫院的權威專家判定為不治之癥,使我一度絕望。
2016年7月,在瀏覽手機網絡快報欄目中,突然發現一帕金森患者采用華藥被治愈的信息,地址就在祖國的南方——廣州復大。醫者是華醫學創始人、復大名譽院長李朝龍教授,我有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當即決定赴廣州尋醫。
2016年8月初,我撥打了020-85659999復大醫院李教授預約熱線,一位許姓大夫熱情接線,并電話通知于9月26日就診(后改為10月10日)。聽了后,太高興了?。?br/>
2016年10月10日上午9時,在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門診二樓大廳候診,李朝龍教授準時來到他的接診辦公室。在經過大廳時,主動揮手與患者打招呼,是那么地親熱,猶如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給求醫者關心和溫暖,還有巨大的安慰。
這一天,我榮幸地排到就診第二號,整個就診過程像嘮家常似的,非常開心。李教授仔細問診后,即時把主述和診斷記錄在病歷上。稍后,他給我開出治療方劑——華藥組方,先開了20天的藥,一天一劑,分兩次服下。
赴廣州之前,在我的家鄉哈爾濱市,確診為帕金森綜合征,自我感覺全身無力,手、嘴唇顫抖;翻身、起臥困難;身體沉重,站起來腰腿無力,伴隨著腰痛,行走一會需坐下,緩解疼痛;每天早晨稍好一些,能堅持走一段路,下午就差一些,基本就在臥室內坐臥交替;臥床時,側臥偏頭疼,看電視頭也疼;兩小腿以下浮腫、腳腫、胳膊腫,肌肉酸痛無力;掉頭發,牙齒松動,視力下降;穿、脫衣服困難,寫字越寫越小,手拿筷子、端碗有影響;還有經常性便秘......疾病越來越影響我的正常生活。
遵照醫囑服藥,因住旅店沒有熬藥條件,特意在藥店購買了一只新款電藥壺。一日一付,分兩次服完。第一付服完,首先感覺排便輕松些了;第二付服完后,排便暢快了,睡眠改善了;喝了第三付藥,全身感覺輕松些了,排尿增多,小腿水腫有所消退,只有左踝骨處輕微浮腫,自己能獨立穿、脫衣服,兩手抖動明顯地減輕了,在休息的時候基本不抖了。
因買不到隔藥渣的篩子,決定自己動手制作,把包扎用的紗布帶拼成三拼,縫合正方形寬一點的紗布塊,再用針線縫在自制的鐵環上,做成了一個很適用的布篩子。
我驚喜地發現,在縫制布篩子過程中,手不抖了,不知不覺地和過去一樣完成了縫縫補補的活。頓時,我看到了希望,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下定決心,堅持服藥。
縫制隔藥渣的布篩子
10月30日,先開的20付中藥已服完,身體狀況比服藥前有了明顯的變化,首先是睡覺躺下、翻身容易多了;兩只手只有左手有不自覺地輕微抖動;腿部水腫基本消了,踝關節露出來了。但兩腿走路仍不利索,體現在腰部和胯骨疼痛,尤其左腿走路抬不起來,腳擦地,坐下時間長一點,自己起身困難,需別人幫助。另外,容易出汗、氣短、偏頭疼。
據此,10月31日(周一),李教授在原方基礎上,又增添了六味藥(黃芪、黨參、五味子、龍骨、牛大力、千斤拔)?;芈玫炅⒓磳⑺幗莺蟀玖耍敺甑谌端帟r,胯骨疼痛減輕了,左腳走路能抬起來了,不擦地了。
更值得高興的是,11月3日,我突然能自如地蹲下、起來、蹲下,連續做三次,這個動作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不能做了。再一個是不抽筋了,原先腿、腹部、腰部經常抽筋,第二個療程喝了幾付藥后,抽筋癥狀沒了。
人們多認為中藥治病慢,差矣。中藥對癥不慢。以我為例,這短短的二十幾天時間變化這么大,慢嗎?快!我相信,用完這第二療程的中藥,會有更大的驚喜。
華醫華藥采用“清、補、運”之治療法則,使患者親身感受它的奇妙之處。
患者 白女士
2016年11月
專家簡介
李朝龍教授:普通外科、肝膽外科專家,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榮譽院長。曾任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普外、肝膽、血管外科主任。廣東省腹腔鏡外科學會和微創外科學會創建人、主任委員、肝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中華外科雜志、中華肝膽外科雜志、中華普通外科等20多家雜志編委。曾成功實施了亞洲首例腹部五器官聯合移植。主要著作:《肝臟移植》、《華醫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