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罹患結直腸癌的女患者的肚子有一天大了起來,這不是懷孕,可能是出現了更糟糕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警惕轉移的可能。日前,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醫療五科收治一名“大肚子”的乙狀結腸癌女患者,并為其精準“拆彈”助康復。

認真檢查,找到突破點
患者C女士,一直有便秘的煩惱,2023年年初因體檢異常至當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腸癌,右附件區、腹腔、腹膜均有轉移的可能。經過靶向、化療后,療效仍然不理想。直至2023年年底,C女士的腫瘤進展加快,不僅肚子如六七個月的孕肚一般大,還壓迫到腸道導致腸梗阻,出現腹痛、腹脹、便血等癥狀。跑了多家醫院都被告知無法手術的C女士,在偶然間看到“巨腹姑娘”細妹的抗癌故事后,來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就診。
經查,C女士為結腸惡性腫瘤晚期,且出現盆腔巨大腫塊,導致腹脹、腸梗阻。但有一個檢查結果引起醫生的注意:C女士的腫瘤主要由右側卵巢靜脈供血,另腹主動脈發出一小動脈參與腫瘤供血。腫瘤雖然巨大,但并沒有包繞腸道和大血管,而是擠壓導致腸梗阻。經多學科(MDT)討論后,我院專家認為其腫瘤完整性的可能較高,有手術的機會。同時患者及家屬想要手術治療改善腸梗阻的意愿強烈,遂制定了個體化的手術方案。

強強聯手,精準“拆彈”
有勇更要有謀,手術方案考慮的再細一些,預案準備的再充分一些,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一些。最終,普外科、泌尿科、婦科、麻醉科、超聲科多位專家共同為患者實施了手術,經過5個小時的努力,取出了大小24×24×20厘米、7斤2兩重的巨大腫塊,手術圓滿成功。術后病理提示為(腹盆腔)轉移性腺癌,考慮為原腸癌轉移。

術后醫護團隊共同努力,通過精準營養支持、預防感染、嚴格輸液管理等一系列精心治療和護理,C女士恢復不錯,手術切口愈合好,結腸造口已排氣排便,進食正常。短暫調整后,C女士繼續接受了介入動脈灌注化療,以達到控制腫瘤,避免病情進展的目的。如今,C女士已順利出院,并對后續在的治療寄予更多期盼。

“醫心”為民,勇于挑戰
面對“挑戰”,敢于迎難而上,戰勝看起來不可能戰勝的事。20年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就在挑戰中奮勇前進。復大曾救治過的多位巨瘤患者:如2009年在湛江義診上帶回并救治的細妹,為其切除55公斤的腫瘤(含囊液);2010年來自沙特阿拉伯的娜娜,年僅11個月,腹腔內卻長了3.5公斤“巨瘤”;2014年來自哈爾濱的冰冰,她的腹腔巨瘤讓她“4年看不到自己的腳”;2023年來自印度尼西亞的13歲少女,肚子長了12斤巨瘤。但她們都很幸運,早已遠離“巨瘤”,恢復健康,享受生活。
豐富經驗的積累,多學科的強強聯合,給了醫生“做”的底氣,給了患者“生”的希望。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將繼續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了患者的生命與健康,勇擔風險、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