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給我第二次生命!”“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的微創技術全國領先!”……這位瘋狂點贊的主人公,是來自甘肅的張叔(化名)。罹患肺癌七年余的他,從奄奄一息到重拾活力,得益于復大的個體化精準治療,其肺部病灶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肺結核→肺結節→肺癌
說起張叔,他是一名老礦工,也是一名老煙民、老酒民。因長期從事煤礦工作,他在二十年前便得了肺結核病。在當地防疫站治療后,結核病有所好轉。可后面又查出來肺結節。
2017年6月,張叔就出現咳嗽、咳血痰等癥狀,檢查提示他:是癌,肺鱗癌。當地醫生建議他手術或化療,但他拒絕了。“手術創傷大,化療又太痛苦。”張叔既怕自己下不了手術臺,又怕化療化著化著“人就沒有了”。原本打算去上海接受質子重離子治療的他,又因為不想重新打麻醉做氣管鏡檢查,最終口服中藥治療。
抗拒化療,病情失控
2024年年中,張叔的情況變得有些復雜,不僅胸悶、氣促、咳血痰等癥狀加重,而且右肺不張,縱膈還有增大的淋巴結。此外,檢查還發現其右支氣管有新生物堵住管腔,侵及氣管下段。面對這樣的結果,張叔依舊拒絕化療,繼續口服中藥治療。在他看來,化療就是殺敵一百自損三千。
可事實證明,單單靠口服中藥治療癌癥,是行不通的。今年年初,張叔因氣管中下段及右主支氣管腫物堵塞,導致管腔重度狹窄,呼吸非常困難,一直上不來氣,多次在海南當地搶救。為進一步就診,張叔跟兒子四處尋醫,最終從媒體報道中了解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在冷凍、納米刀、碘粒子、微波、介入等微創技術方面經驗豐富后,決定到院就醫。
免疫+介入,強強聯手
肺不張、管腔狹窄、多部位淋巴結轉移……除了腫瘤的威脅,肺不張也不容小覷,一方面是肺泡沒有空氣進入,缺氧較重時可能導致呼吸衰竭,另一方面,肺不張還可能導致肺部感染加重,尤其是張叔肺部感染,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呼吸衰竭,嚴重威脅生命安全。
針對張叔的情況,醫療一科石海燕醫生立即申請多學科會診。經過專家的診斷和評估后,決定通過免疫+介入化療,控制腫瘤發展。
- 首先利用免疫藥物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
- 其次采用介入動脈灌注化療,即醫生在DSA設備引導下,將導管超選擇插入肺癌的“供血動脈”——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藥物,在局部高濃度毒殺癌細胞。
相較于傳統治療,介入化療無需開刀,而是局部給藥,提高病變部位藥物濃度的同時,大大減輕全身毒副反應。如果與免疫治療聯合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從而實現兩種治療的強強聯手。
病情好轉,衷心感激
實際上,張叔剛來那會正值過年,醫院人流量不多,心急的他還以為自己遇上“騙子醫院”。但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和復查后,徹底改變他的想法。“氣促緩解了,肺部明顯復張了,腫瘤也有所好轉。”張叔一看這結果,頓時放心不少。
后面,張叔又繼續接受了三程免疫+介入化療,他的右肺上葉病灶再次縮小,身體狀態明顯改善。先進的技術、優質的醫護,讓張叔在住院期間沒有太大的痛苦,他也忍不住向眾人“安利”復大。




“你還活著啊?”這是張叔回去后,舞友們的第一反應。“我那些舞友都擔心我奄奄一息熬不過去,所以看到我活著回來很吃驚。”酷愛跳新疆舞的他,又重新活躍在舞壇中,從最初只能完成一支舞到如今能連續跳完三支完整曲目,張叔用實際行動演繹著:生命的奇跡,永遠在躍動的舞步中綻放。
科普小課堂 健康知識知多D!

肺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吸煙是引發肺癌的主要因素,煙草煙霧中含有超過60種致癌物,如亞硝胺、苯并芘等,這些物質會損傷肺部細胞,長期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顯著增加。二手煙暴露同樣不可忽視,長期處于二手煙環境中,也會使患肺癌的幾率大幅上升。
外界環境因素也對肺癌的發生有著重要影響。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如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會增加肺癌的發病風險。職業暴露也是肺癌的誘因之一,從事石棉廠工人、煤礦工、油漆工等特殊行業的人員,長期接觸石棉、砷、鈹、鎘等致癌物質,患肺癌的風險明顯高于其他人群。
肺癌早期往往無明顯癥狀,但出現以下信號需及時就醫:
?持續性咳嗽(超過2周不緩解)
? 痰中帶血或咯血
? 胸痛、呼吸短促
? 聲音嘶啞(腫瘤壓迫喉返神經)
? 反復肺炎或支氣管炎
?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