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8年限制臨床應用醫療技術質控研討暨腫瘤三項技術培訓一連三天在華泰賓館舉行,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王遠東作為國內著名胸部腫瘤外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受邀就“胸腹腔熱灌注的理論依據和臨床實踐”主題為從事腫瘤三項技術介入科、超聲科、胃腸外科等相關科室技術團隊人員授課。王遠東教授以深入淺出,生動易懂的授課方式,向廣大醫務人員強調了醫療技術的質量管理、規范應用的重要性,并針對胸腹腔熱灌注治療技術的應用實踐提供經驗之談。目前,復大腫瘤醫院已成功開展多例熱灌注治療術,今年復大腫瘤醫院正式與高校合作研究,希望在此領域可以進一步有所創新。

古老熱療歷久彌新
王遠東教授形容,“熱灌注”實際上是一種古老而又創新的醫學技術,在古代中國、古希臘、埃及等文明古國都有應用“熱”來治療疾病的記載。如中國古代的醫生用砭石和火治療疾病,并以此創造了針灸術。現在民間仍流傳著用火針、小烙鐵治療外科疾病。
針對腫瘤治療的熱療手段,一般通過一些儀器或設備針對患者局部或整體通過加熱的方法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尤其是針對惡性腫瘤。如全身熱療、射頻熱療、微波熱療、磁感應熱療、激光腫瘤熱療、超聲熱療等都屬于狹義熱療范疇。王遠東教授透露,目前復大腫瘤醫院正與高校合作研究,希望研制一種能穿在人身上的發熱裝置,這樣腫瘤病人就可以便捷地通過加熱全身或局部治療腫瘤,相信這一創新可以在熱灌注發展中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徑。
熱灌注清除微病灶防轉移
王遠東教授從事胸部腫瘤外科30余年,有豐富的胸腹惡性腫瘤外科手術經驗。他表示,術后發生廣泛胸、腹腔種植轉移是導致患者病情惡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轉移是游離癌細胞像播種一樣種植在體腔內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個轉移性腫瘤的現象,猶如一把沙子散布在體腔,常規的根治手術可切除腫瘤病灶和臨近組織,以及對第一、二級淋巴結清掃,僅達到組織學意義上的根治;而對于游離癌細胞以及肉眼不可見的亞臨床病灶無法清除,極易發生腫瘤種植轉移。


體腔熱灌注化療,將含有化療藥物的灌注液經過精確控溫、恒溫充盈腹腔并循環灌注一定時間,用于清除游離癌細胞,亞臨床病灶及3mm以下微小癌結節,能達到預防和治療腹膜種植轉移。此外,研究表明,全身熱療有效增強腫瘤放療的療效,在患者身體能同時接受放化療的情況下,推薦疊加使用;40℃/90分鐘的熱作用能促使機體白細胞進行重新分布,促進淋巴細胞向二級淋巴器官移動,從而增強機體免疫監視作用。
目前受技術、設備等因素影響,在國內開展這種技術的醫院并不是太多。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投入資金購置新型的熱療治療器械,這些設備有助于醫生在幫助患者進行熱灌注治療的時候,可以更精確的控制溫度、部位,深度。
王遠東教授展示部分病例
復大腫瘤醫院已成功開展多例熱灌注治療術,通過熱直接殺滅癌細胞,研究表明41℃-43℃以上的高溫,持續1-2個小時沖刷,可以殺死癌細胞。同時物理沖刷作用,將滯留在體腔內的癌細胞沖出體外;同時由于水的流動性好,可以充滿胸腔內的每個角落減少死腔。另外,灌注液可根據惡性腫瘤的類型來選擇敏感化療藥,增強某些化療藥物的腫瘤滲透性和細胞毒性,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預防腫瘤復發。
熱灌注治療的適應癥
熱灌注治療有其明顯的優勢,但熱灌注治療一定要結合適應癥合理運用。因此,王遠東教授指明:熱療不能單獨用于治療腫瘤,可作為腫瘤綜合治療的一部分。
適應癥:
1. 胃癌、結直腸癌、膽管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2. 腹膜假性黏液癌;
3. 腹膜惡性間皮瘤;
4. 癌性腹水;
5. 其他惡性腫瘤腹膜種植轉移的研究型治療。
禁忌癥:
1. 各種原因所致腹腔內廣泛粘連;
2. 吻合口存在水腫、缺血、張力等愈合不良因素者;
3. 腸梗阻患者;
4. 有明顯肝腎功能不全者;
5. 嚴重心血管系統病變;
6. 患者的生命體征不穩定;
7. 惡病質患者。

王遠東 副院長 教授 主任醫師
國內著名胸部腫瘤外科專家、研究生導師。曾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腫瘤外科學科帶頭人。從事腫瘤胸外科30余年,師從我國食管外科先驅邵令方教授。擅長食管癌、肺癌、乳腺癌及縱膈等胸部腫瘤的手術和綜合治療,以及肺轉移癌射頻消融、惡性胸水熱灌注治療等。在食管癌、賁門癌治療方面,創新性開展“窄邊密集縫合雙角懸吊”吻合法20余年,取得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