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則為#廣州18歲少女睡姿不對致脊柱側彎#的話題,引發網友的熱議。據悉,該少女是因為長期一個固定的單方向姿勢導致,而且斜趴姿勢不對,導致的脊柱側彎情況發生。脊柱側彎是什么情況?脊柱與睡姿之間有什么關系?

脊柱側彎,又稱脊柱側凸,是指因先天性、退行性或不明原因的特發性因素等,使本應筆直挺拔的脊柱出現了大于10°的C型或S型側方彎曲,多發生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其中最常見是不明原因的特發性脊柱側彎,占比近80%。

正常脊柱的形態,從正面看是一個筆直的序列,從側面看是一個弓型的序列。而側彎的脊柱,會有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出逃”,從正面看,脊柱不再筆直,從側面看,弓型弧度也出現了偏差。而脊柱側彎會引發一連串健康問題。
雙肩不等高、肩胛骨隆起、胸廓肋骨隆起、腰部椎旁肌隆起、骨盆傾斜、雙下肢不等長……這些形體的畸形還只是小問題,嚴重的脊柱側彎還會引起心肺功能異常。

尤其是胸段脊柱側彎,往往會伴隨有椎體旋轉或合并后凸畸形,這就導致兩側的胸廓發育不對稱,凹側的胸廓變小,肺發育受到抑制,出現限制性通氣障礙,不能進行比較劇烈的活動。嚴重的還會出現呼吸強迫、肺動脈高壓、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如果是左側彎,心臟也會受到壓迫,心功能受限,導致全身發育減緩。
如何判斷是否脊柱側彎?脊柱側彎有幾個特點:
—— 兩側肩膀不等高;
—— 一側肩胛骨比另一側突出;
—— 兩側髖部不等高;
—— 雙側乳房發育不對稱;
—— 雙腿不等長;
—— 雙手自然下垂時,胸部至兩手間的距離不一致;
—— 軀干和胸廓向一側偏移;
—— 身體向前屈曲時,背部或腰部不對稱,一側明顯高于另一側,出現剃刀背畸形。
許多脊柱側彎甚至錯位的患者,一開始自身并沒有明顯的癥狀。隨著年齡的增長,勞損不斷累積,癥狀會逐漸出現。脊柱側彎發展起來非???,如果脊柱側彎度數過大,甚至可以造成殘廢。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問:如何預防脊椎側彎?
答:
長期保持固定姿勢側躺,相當于讓骨盆也總位于“側面”,腰椎也會隨之旋轉。因此入睡時應盡量遵循“仰睡為主,側睡為輔”的原則;為了避免腰痛,平時臥姿可選平躺。睡眠時應選擇不軟不硬的床墊和能夠托住頸椎的枕頭,以下這些快快學起來:
仰臥時,可以膝部下墊枕頭,能幫助維持一個健康的脊柱曲線,緩解椎間盤壓力。對于睡眠中翻身較多的人,可用被子把自己裹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自己的活動。

側臥時,則可以雙腿間夾被子或者枕頭,枕頭應與肩同高,而且需要兩邊換著睡,避免長期單側睡一邊,否則容易出現脊柱側彎。
同時對于姿勢性脊柱側彎我們可以采用下面提到的一些方法進行預防:
注意站姿和坐姿
站要站直,坐要坐直;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蹺二郎腿、蹲馬桶不看手機。

要加強鍛煉
平時要加強鍛煉,多跑步,游泳、做體操等。
說了這么多
你了解到脊柱的重要性了嗎?
平時一定要注意坐立行走睡覺的姿勢
預防脊柱側彎發生的可能性
最后再來通過兩個小視頻
保護一下腰椎、頸椎吧
廣州醫視頻
超解壓腰椎操!每天三分鐘,使你的腰部輕輕松松,快收藏!#腰椎操 #康復理療師推薦 #超解壓 #生活小技巧
中醫科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中醫科成立于2008年,以“傳承中醫,濟世救人”為宗旨。臨床實踐中不分年齡,不分病種,在《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的理論指導下,運用純中醫針藥結合治療內外婦兒各科常見病和高血壓、糖尿病、痛風、中風后遺癥、腫瘤等各種慢性病,可開展正骨、推拿、拔罐、超短波、中頻、中藥封包治療等常規理療。
特色療法:
——“銀質針、浮針、頭皮針、小針刀”治療頸肩腰腿痛;
——“龍氏正骨”脊椎調理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
——純中醫內外結合治療各類乳腺增生和急性乳腺炎;
——肥胖、亞健康及術后(放化療后)中醫調養;
——高血壓、糖尿病、痛風、中風后遺癥中西醫結合調治;
——純中醫調理月經、純手法產后骨盆修復;
——小兒中醫調理及小兒推拿治療;
——中醫體質辨識及24節氣養生指導。